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既往诊治的全部肝脏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 LT)患者,探讨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 BC)的发病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结果,为今后进一步降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防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包钢医院2004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实施的44例原位肝脏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由同一个肝脏移植团队完成,主刀医生和团队成员且相对固定。分析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类型、发生时间等情况;根据术后有无胆道并发症将全部LT患者分为BC组(n=8)和非BC组(n=36),对比研究两组肝移植病例术前、术中及术后等相关数据资料,探讨影响B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BC发生的总体情况:本组44例LT患者术后并发BC者8例,BC总发生率为18.18%(8/44)。其中胆漏3例,发生率为6.82%(3/44)1例为吻合口胆漏,另外2例为拔除T管后胆漏;胆道狭窄2例,发生率为4.55%(2/44),全部为非吻合口狭窄;此外,还有胆漏伴胆道狭窄、胆道感染及胆管结石患者各1例,发生率均为2.27%(1/44)。BC受体的原发疾病:原发性肝癌4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1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随访期内共有3例LT患者死于BC,与BC相关的死亡率为6.82%(3/44)。(2)单因素分析:BC组与非BC组LT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肝肾、凝血功能、Child评分、MELD评分、冷热缺血时间、无肝期、手术时间、移植术式、胆道重建方式、是否放置T管等各临床要素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两组在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c time, WIT)、胆道重建方式以及放置T管方面,在统计学上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3)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IT(P=0.031)、胆道重建方式(P=0.024)、放置T管(P=0.020)三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热缺血时间过长、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及放置T管可能是B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LT术后BC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也常因此导致受体死亡或移植肝失功能。由于目前肝脏资源严重紧缺,提高BC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发现,热缺血时间过长、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及放置T管可能是LT术后BC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提示我们缩短热缺血时间、采用胆管端端吻合的胆道重建技术以及减少T形管的使用对降低LT术后BC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