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土地复垦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ke0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矿区生态复杂、社会矛盾众多,矿区土地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已经上升到影响国家战略的地位;过度开采、轻视恢复造成采矿区环境日益恶化,本来就有限的土地损毁后没被及时复垦,所以对矿区土地实施复垦有其必要性也有必然性。构建完善可行的矿区土地复垦制度,应当首先澄清概念,为制度立法提供理论支撑,然后分析现状,最终从不足之处实现突破口,为实施提供对策。土地的合理利用关系到自然的秩序、社会的和谐,而矿区土地复垦关系到能否合理保护矿区土地环境、实现可持续利用、开发废弃矿区遗留土地,亦为了保障国家、集体、个人和采矿企业等不同主体的权益,达到共同发展的社会效果,所以矿区土地复垦势在必行。矿区土地复垦法律制度作为矿产资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矿产资源法的完善,尤其是矿区开发的退出、环境恢复工作极具借鉴意义。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辨析了矿区土地复垦的概念,根据矿区土地复垦的复垦义务主体、原因、范围得出矿区土地复垦的概念,对原有矿区土地复垦的内涵进行扩展。并根据有前瞻性的法学和非法学的理论,为后文的分析和研究奠定基础,这是构建和完善本制度的前提。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的矿区土地复垦的困境。首先阐释我国矿区土地的现状然后对所遇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主要的问题是责任不清、监管不力、资金来源不足和没有很好地实施公众参与。并以“囚徒困境”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深入分析,以此提出要想走出上述困境,需要政府适度干预企业的行为;然后分析我国矿区土地现状的立法和法律层面的不足。第三部分首先完善了法律内容,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得出复垦须以恢复生态作为目标,而实现矿区的生态恢复关键在于依据公众参与建立和完善监管体制、建立治理责任认定制度和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只有逐步完善矿区土地复垦的各项制度,才能使矿区土地复垦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现浇式建筑存在的高污染、低效率、高成本等问题,探究将建筑信息技术与装配式建筑进行有效结合,运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提高设计效率与构件精度,优化施工方案、现场管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和Hoek-Brown 破坏准则,构建了浅埋矩形硐室双层围岩塌落破坏机制,并根据虚功原理获得了一个围岩塌落形态方程的泛函。利用变分法得到极限状态下围岩塌
《侵权责任法》第37条规定了安全保障义务,但由于该条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范围,以及归责原则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而在实践中碰到了种种问题,而这些问
<正>2011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约为1.88%,与1986年全军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协作组调研结果(患病率0.27%)相比,25年来,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以每年8.1%速度增加。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