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愈膏对大鼠体表溃疡模型创面及血清溶菌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989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创愈膏对体表溃疡性疾病的抗感染机理及促进局部愈合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10%水合氯醛按剂量(4ml/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将麻醉后的大鼠俯卧于手术固定板,用8%硫化钠脱去背部毛,碘伏局部消毒后,切除皮肤(2cm×2cm),深达皮下,创口内注入5亿左右会黄色葡萄球菌液,不缝合,自然暴露24h后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皮温升高,轻触痛叫,伤口出现脓性分泌物,做组织病理切片确定模型建立。把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创愈膏组、京万红组,凡士林组分别给与外敷相对应的药物,经治疗后分别在24、36、48、60、72小时测定大鼠体表溃疡模型创面及血清溶菌酶的含量并与48及96小时取创面组织行病理切片了解创面组织的生长情况。 结果:大鼠体表溃疡模型创面及血清溶菌酶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创愈膏组、京万红组,凡士林组间比较,创愈膏组创面及血清溶菌酶含量均较京万红组、凡士林组高,p<0.01,有显著性差异。组织病理切片显示用创愈膏48小时后创面炎性渗出物及坏死物有所减少,创面深部仍见有各种炎细胞,胶原纤维增多,排列密集。用创愈膏96小时后创面炎性坏死物进一步减少,毛细血管增生,管壁增厚,创面深部纤维母细胞明显增生,数目增多,形成胶原纤维。 结论:创愈膏能提高溶菌酶的含量使细菌溶解具有抗感染和促进局部愈合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现代及古代历代医家对痞证的认识与《伤寒论》中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伤寒论》中痞证的相关内容,还原一个真正的痞证概念,在中医“证”与“症”的研究上起到抛砖引
目的: 本课题采用在冠脉造影确诊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开展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一些相关因素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制定统一、客观、规范化
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青藤碱对ox-LDL刺激的THP-1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代谢、NF-ΚΒ及相关炎症因子IL-1β、IL-8、MCP-1分泌、释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青藤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