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以往各位学者在班级奖惩策略上的研究,根据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行为习惯,同时结合内蒙古乌海市第五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奖惩策略的运用,对班级管理过程中奖惩实施的总体现状以及奖惩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奖惩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最终对班主任的有效奖惩策略有了更深刻的探究和反思。研究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借助观察法和访谈法,分析了目前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奖惩实施的总体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且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班主任有效奖惩策略进行了探究和反思。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班主任的奖惩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初中班级奖惩制度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班主任奖惩实施情况分析;学生奖惩效果分析以及学生对于奖惩的认同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班主任在实施奖惩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班级奖惩制度不够完善;奖惩效果反复性大;奖惩范围“恒常”化;奖惩频率随意性强又不懂变通;奖惩后续教育不及时。根据奖惩出现的问题,研究从主客观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客观因素包括:相关法律不健全;学校学生奖惩制度不明确;社会舆论导向偏差以及初中生特殊群体带来的管理挑战。主观因素包括:不同风格的班主任对奖惩实施的策略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的班主任对奖惩实施的影响不同;班主任个人心理素质对奖惩实施的影响。研究最后对班主任有效的奖惩策略进行了探究,包括:学校应该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促进班级奖惩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班级要注重建立奖惩制度的监督与落实;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奖惩观以及要学习合理的奖惩方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和家长的力量,最后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规则化教育。在探究有效奖惩策略的同时,研究也提出了个人的反思,班主任在运用奖惩策略管理班级时,在肯定奖惩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奖惩带来的消极影响。期望班主任在实施奖惩的过程中能发挥其最大价值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