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甲基化SEPT9基因检测在优化大肠癌筛查方案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ngt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统计,仅2012年,全球约有694,000结直肠癌死亡病例。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多数患者就诊时病变已属于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积极开展大肠癌早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病变,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而目前大肠癌早期筛查方式仍以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FOBT)、结肠镜检查(colonscopy,CSPY)为主,但因前者特异性低,取样不便,后者为侵入性操作等特点,致使筛查人群依从性较差,实际筛查率较低。因此,制定高效、简便的筛查方案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优化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亚太大肠癌预测指数(Asia-Pacific Colorectal Screening Score,APCS)是经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临床验证所得大肠癌初筛方案,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吸烟、一级亲属大肠癌病史四项因素评定,由其评定为高危人群的筛查者,大肠肿瘤的检出率约为中低危人群的四倍。因此,APCS评分作为大肠癌初筛方案以其简便、高效、易掌握、普及广等优点得到亚太各国的一致认可。但在由该指数评定的中低危人群,须行FOBT检测,再次筛出相对更高危人群,方可确定筛查者是否行结肠镜检查。这一流程因受到粪便潜血试验取样不便、受药物、食物影响性较大等缺点的影响,从而使APCS筛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依从性大大降低。因此,如果能够寻找一种替代粪便潜血试验的筛查方法,应用于经APCS评为中低危人群的再评估,就可以进一步普及APCS方案的应用,提高APCS评分的筛查效能。检测外周分子标志物是肿瘤性疾病无创诊断的常用方法。国外各类研究显示,血浆甲基化SEPT9基因(mathylated SEPT9 DNA,m SEPT9)是结直肠癌的外周特异性标志物,其表达随着肿瘤临床分期而升高的趋势。结合血浆m SEPT9检测应用于大肠癌筛查方案中具有良好特异性的报道,亦有研究证实在大肠癌筛查中血浆m SEPT9检测并不次于FOBT。但该检测在大肠癌筛查方案中应用效能,尤其是与现行初筛方案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是否可以克服上述粪便潜血试验的不足,提高筛查人群的依从性,却无相关报道。【目的】1、研究血浆m SEPT9检测在无症状大肠癌筛查高危因素初筛中的意义;2、研究血浆m SEPT9表达与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性,验证其在我国结直肠患者中的特异性;3、研究血浆m SEPT9检测优化APCS筛查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检测无症状大肠癌筛查人群血浆m SEPT9表达水平,并与初筛其它高危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其是否可作用结直肠肿瘤高危因素之一应用于筛查。2、分组检测结直癌患者、结直肠息肉患者、正常人群血浆m SEPT9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结直肠肿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3、血浆m SEPT9检测应用于APCS评为中低危人群的再次筛查,并与原方案筛查效能比较,分析其是否具有优化大肠癌筛查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1、血浆m SEPT9表达在无症状人群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的灵敏度26.03%,特异度81.22%,阳性预测值33.93%,阴性预测值74.77%。其中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22%、33.93%))均高于FOBT阳性(分别64.97%、31.11%)、BMI>23.9(分别为50.69%、32.08%)。2、结直肠癌组血浆m SEPT9阳性率为71.05%(54/76),结直肠息肉组为5.80%(4/69),健康对照组为3.68%(5/136),结直肠癌组血浆m SEPT9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χ2=141.7,P<0.01),灵敏度为71.05%(54/76),特异度为95.61%(196/205),均高于结直肠癌患者CEA、CA19-9、联合CEA和CA19-9检测阳性率(χ2=20.689、42.577、14.119,P值均<0.01)。血浆m SEPT9表达与肿瘤直径大小、侵润深度、组织分型、临床分期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血管、神经侵犯等无关。3、在APCS评为中低危人群中,分别应用血浆m SEPT9、FOBT、BMI评估的方法再次筛出大肠息肉患者,三者筛查效能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944,P>0.05)。但检测血浆m SEPT9的特异度(85.71%)、阳性预测值(33.33%)均高于FOBT(分别为66.33%、29.79%)及BMI评估(41.84%、24.00%)4、在APCS评为中低危人群中,应用FOBT联合血浆m SEPT9检测、FOBT联合BMI评估及血浆m SEPT9检测联合BMI评估三种筛查方案,对比其筛查效能,结果无统计学差异(χ2=0.490,P>0.05)。但FOBT联合血浆m SEPT9检测的筛查特异度(93.33%)及阳性预测值(42.85%)均高于FOBT联合BMI评估(分别为58.33%、31.03%)及血浆m SEPT9检测联合BMI评估(分别为81.39%、27.27%)【结论】1、本研究发现血浆m SEPT9检测在无症状大肠癌筛查人群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具有提高筛查高危目标人群的临床意义。2、本研究验证了血浆m SEPT9也是我国结直肠癌患者外周特异性标志物,为其应用于我国大肠癌早期筛查提供了理论基础。3、本研究显示将血浆m SEPT9检测取代FOBT或与FOBT联合应用于经APCS评为中低危人群中的再次筛查,具有更高的筛查效能。该检测在优化大肠癌筛查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食管癌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食管癌高发地区的发病率仍然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中国是全球食管癌
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了带有扩散的病毒感染动力学模型的全局动力学,包括基本再生数的计算、系统的持久性理论、行波解的存在性以及图灵不稳定性等,所涉及的主要数学理论与研究
研究背景: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原发性肺癌80%以上,超过60%的患者为中晚期,常失去手术机会,
目的:探讨温胆汤合越婢汤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日趋加剧,己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如何实现高效地污水处理己成为世界范围的巨大挑战。吸附法采用多孔
残雪的"新实验小说"以自我灵魂为关注点,将文学作品作为灵魂善与恶、美与丑的试验场,敞开灵魂最真实的面目,通过对现实世界的非理性叙事来完成对自我灵魂的审视,从而得到一种
背景与目的:目前,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仍在逐年升高,并且肺癌在目前所有恶性肿瘤相关的死亡中排名第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简称肝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该病起病隐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虽然近年诊疗技术进步使肝癌生存率有了较大提高,但侵袭转
本文分析了文化营销对西藏特色产品发展的意义,并对西藏特色产品开展文化营销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前西藏特色产品文化营销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恶性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5%,其年发病率高达5/100,000左右,因其具有浸润性生长、侵袭性强、血供丰富等特征,导致其治疗十分困难,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