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诞生起,柯尔施就是与卢卡奇一样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着不可磨灭作用的理论家,他们各自运用自身深厚的理论知识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经典解读共同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原始理论内在构架。但是,就是对这样一位在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做出具有丰碑意义贡献的人物,整个学术界却对他个人不够重视,对其理论研究不求甚解,而具体到国内学术界对柯尔施的理论研究就更加的不甚了了。一方面是由于柯尔施对列宁哲学的反对,以至于早些时候国内学界对于柯尔施的评价是一个绝对的反马克思主义者,进而殃及池鱼的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内在理论以及外在延伸就是彻头彻尾的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代表。因此国内学界主流早期在意识形态的原因下对柯尔施的研究仅限于此,止步于理论批判层次,而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另一方面,国外学界对柯尔施的研究也是浅尝辄止,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当人们一提到“总体性理论”,学术界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往往是卢卡奇,而很少有人把它与柯尔施相关联起来,但是在柯尔施的主要著作如《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卡尔·马克思》中“总体性理论”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其《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不仅提到了“总体性理论”,而且在学术界第一次旗帜宣明地将“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作为主要问题研究方向提了出来,这在西马研究史上也是第一次,并围绕本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关系的思想问题研究。在柯尔施看来,不管是青年马克思时期还是老年马克思时期马克思及恩格斯思想理论内在的哲学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革命的理论,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所以关于马克思及恩格斯两人提出的要“终结”和“消灭”哲学理解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消灭资产阶级哲学。而且,我们如果就此而否认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哲学,那就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以偏盖全的机械的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之嫌。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柯尔施从他所处的具体历史时代背景出发,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从而开展起对当时以社会民主党为正统马克思义代表的第二国际和以列宁为代表的第三国际的批判,这样的批判的目的是以恢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总体性理论,从而还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从现今理论研究的历史维度视角来看,这有利于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上克服机械的教条化、唯知识论倾向。同时作为我们在当下正在进行着的继续深化、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具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借助研究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及主要内容,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第一、柯尔施所谓的哲学指什么?第二、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一种哲学?这些均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并带着以上问题,来唤起人们对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的重视,并且尽可能的丰富及完善我们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些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