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许多便民设施的涌现,各种共享模式颠覆着人们的生活和认知。公共图书馆既是现代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为社会大众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空间,然而,现有的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及资源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人士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占据优异的地理位置,拥有专业的知识体系、信息资源和技术设备,社会的发展及其自身变革的需求,除了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外,面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越来越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延伸职能,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表现。本文首先通过问卷形式针对社会共享后高校图书馆的目标使用者进行调研,大多数人认为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向社会开放,但对于图书馆空间现状有众多不满,如图书馆自身条件尚有欠缺,空间功能单一、设施陈旧及缺乏视觉美感等众多问题;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资料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及空间现状分析和总结,对社会大众的图书馆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得到影响社会共享步伐的现存问题包含固有观念阻碍国家及高校对图书馆社会共享的重视和实施,高校图书馆自身的空间设施不足以吸引社会人士的使用等;接着,笔者由设计的外向性、内向性及视知觉层面概括出社会共享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原则,空间要具有高校特色性、开放复合性、可持续性及设计的整体性和空间的力场性;再次,笔者将设计方法具体细化,主要从空间界面形态、空间功能塑造和环境营造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将东华大学图书馆更新设计作为设计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图书馆以社会共享为前提的空间设计探究,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共享提供新的方向,有助于改善高校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进而吸引更多的人自发性的来到图书馆进行自我提升,提高高校图书馆空间利用率,同时有助于整合社区、社会资源及对社会的文化氛围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