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型钢混凝土柱在我国广泛应用,但其剪力连接件设置方法缺乏依据,型钢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机理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试验研究为基础、理论分析为重点、数值分析为辅助手段,对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中钢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进行了研究。对18个型钢高强混凝土柱试件和2个高强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包含设置和未设置栓钉两种状态,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在74.4~80.4MPa之间。分析和对比了各试件试验过程、破坏形态、刚度和承载力。对包括耗能能力、延性、极限变形能力在内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界面状态、型钢翼缘宽度、型钢高度、配箍率等因素对试件承载力、延性、变形能力、耗能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得到了栓钉设置与否对破坏形态和破坏模式、耗能能力、极限变形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刚度、压弯承载力和压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对压弯状态下型钢混凝土柱中轴力分配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别从宏观轴力分配和微观应变差的角度,对滑移机理进行了解释。依据自行研制的滑移传感器、布置于栓钉表面的应变片测试结果,分析了滑移、栓钉应变的规律,并提出了滑移-加载力、滑移-栓钉应变、栓钉应变-加载力关系曲线的形状。揭示了剪切破坏构件和弯曲破坏构件的滑移机理。提出了压弯状态下滑移的模型,并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压弯状态下滑移的定量计算方法和公式。在滑移定量计算的基础上,给出了考虑剪力连接件影响的型钢混凝土柱压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结合算例分析,给出了压弯状态下型钢混凝土柱中设置剪力连接件的条件和设计建议。基于型钢混凝土柱塑性状态下的受力平衡,提出了一种新的剪切粘结破坏承载力计算方法。为了准确计算剪切粘结破坏承载力,对初始未开裂钢筋混凝土直剪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文献剪切破坏桁架模型,采用混凝土薄膜元理论和压杆拉杆理论,给出了形式简单的剪切承载力计算公式。给出了考虑剪力连接件影响的型钢混凝土柱压剪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及压剪状态下剪力连接件的设置条件和设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