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幅值差动保护的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具有绝对的选择性、灵敏度高、系统振荡不误动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主保护的首选。然而当线路两侧不满足同步测量的条件时,电流差动保护容易造成误动,不利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本论文提出电流幅值差动保护,不需要满足线路两侧的同步条件,可与电流差动保护结合使用,取长补短。当线路两侧不满足同步测量条件时,电流差动保护将退出使用。在线路振荡中心附近之外发生短路的情况下,电流幅值差动保护可以实现快速动作,发挥电流幅值差动保护的优势。本论文主要分析电流互感器传变误差(稳态误差和暂态误差)、分布电容电流等因素对电流幅值差动保护的影响。通过电流幅值差动保护可靠系数的整定和采取分布电容电流补偿方式,从而保证电流幅值差动保护不发生误动作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本论文分析了电流互感器饱和特征,提出电流互感器饱和时保护闭锁的判据。此外,本论文还分析出系统阻抗小于串联补偿电容容抗时,电流幅值差动保护的有效保护范围弥补了电流差动保护的死区。
其他文献
随着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海上平台向信息化、自动化、大型化和无人值守的发展趋势,对海上平台空气压缩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分布式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愈发凸显。为了充分发挥分布式发电的优势,解决与电网接入的冲突,制定切实可行的微电网系统设计方案,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经分析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和运行模式,得到了微电网运行模式分为离网和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分为P/Q和U/f;其次通过研究不同电压等级微电网发电单元接线方案,得到了微电网主接线拓扑结构分为直流型、交流型、交直流混合型。然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