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络风内动动物模型构建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ishonsc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符合临床的、可控的、能再现的、具有易行性与广泛适用性的出血性络风内动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所有实验小鼠均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应激组,Compound48/80组,应激+Compound48/80组。并且于12周龄行右侧颈总动脉套管术,实验全程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同时进行中医证候动态观察。术后4周,对所有ApoE-/-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每周2次,持续8周);术8周后,应激组、应激+Compound48/80组给予ApoE-/-小鼠限制性精神应激刺激(每天刺激4小时,持续4周);术10周后,Compound48/80组、应激+Compound48/80组小鼠腹腔注Compound48/80(隔日1次,共4次)。于术后12周末进行血脂四项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测,包括斑块形态结构分析;判断颈动脉斑块的斑块内出血以及斑块破裂等发生情况;计算斑块面积、血管管腔狭窄率,斑块内脂质、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含量等,通过公式计算斑块易损指数,结合动态观察以及检测结果对出血性络风内动动物模型进行全面评价。结果1.实验动物基本特征:各组动物间实验起点以及终点体重无明显差异。应激+Compound48/80组有2只实验小鼠死亡,余动物均完成实验。2.血液学检测:各组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3.病理组织学检测:应激+Compound 48/80组和对照组的总斑块破裂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余组间比较斑块破裂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mpound 48/80组和对照组的斑块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P=0.043),余组间比较斑块内出血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面积、血管管腔狭窄率、斑块脂质含量、平滑肌细胞含量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激+Compound48/80组和Coumpound48/80组的单核/巨噬细胞含量较对照组高,有显著差异(P=0.004,P=0.006)。斑块内胶原含量组间比较,可见应激组与Compound48/80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余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各组斑块易损指数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1.高脂饲料喂养的ApoE-/-小鼠在右侧颈总动脉行缩窄性硅胶套管术后可形成颈动脉斑块,通过情致因素、外毒、内毒联合干预,与人类胸痹心痛络风内动病机相似,具有典型的中医热毒证候,可模拟热毒生风病变过程。2.脂多糖、Compound48/80联合干预可明显诱发斑块内出血。3.脂多糖、Compound48/80联合精神应激可明显减少斑块内胶原含量。4.脂多糖、Compound48/80联合精神应激可促进斑块内单核/巨噬细胞含量增加,提高斑块易损性,斑块自发破裂率高。
其他文献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溅射气压为7.0×10-1 Pa和不同溅射功率(72~144W)下,制备出PEN/Ti纳米复合薄膜。研究了不同溅射功率对Ti膜微观组织、表面粗糙度、硬度及生长方式的影响规
文献报告中对牙本质粘接的评价绝大部分建立在粘接剂与正常牙本质粘接的研究基础之上,但是不同性质、组织结构的被粘接基体对粘接有着明显的影响。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牙颈部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污水未加处理地任意排放,使养殖水域的环境自净与调节能力逐渐降低,导致水域环境恶化。在以投饵为主的养殖模式下,残饵等富营养因子排入水体,
目的:通过采用针刺臂丛神经根结合循经取穴的方法,观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针刺臂
<正>[编者按]重组药物是指将目的蛋白基因转入细菌、细胞等表达系统,表达、纯化后获得的蛋白药物。1992年,中国第1个重组药物(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批准上市,经过20多年的研究
抑制数字全息中相干噪声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数字全息再现图像。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双边滤波和小波邻域阈值的数字全息相干噪声抑制方法。对再现像进行小波变换,利用小波邻域方
目的:以朝医四象医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电刺激正中神经测量体感诱发电位(SEP)和上肢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结合辨象结果,观察分析太少阴阳各象体质的神经传导特点与意义。根
目的:探讨HSP70-2及TLR-4在气阴两虚型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选入三个年龄段的房颤患者(气阴两虚型)共90例,分别为A组(60-69岁),B组(70-79岁),C组
对多智能体系统及其协同控制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首先给出Agent及多Agent系统的概念和特性等,介绍了研究多Agent系统协同控制时通常用到的代数图论;
随着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墙体节能技术也在日益加强。目前,在建筑中常使用的外墙保温主要有内保温、外保温、内外混合保温等方法,然而,在不同的保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