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苏童走进了文学的殿堂,开启了他的生命跋涉.从年少的狂放不羁,到中年的充满悲悯,苏童用写作诠释着他对于生命,对于人性,对于存在的理解与感悟.从前期的近似迷醉般的情感又夹杂着不屑而玩世不恭的孩子气口吻,到后期逐渐晕开的悲悯与淡然;从前期的倾向于隐喻性书写而忽略日常经验,到后期的现实探究;决绝的书写混合着年少的回忆,搭建着一座座寓言化的殿宇,当殿宇的封闭与禁锢让苏童感到窒息时,他渐渐脱离了想象与探险的轨道,开始了生命的体验之旅.在这旅途中,苏童始终专注于人性的思考,他的思考并不是无所附着,而是将人性抛掷于独特的生存空间,从不同层面揭示人性复杂的内涵.而这生存空间在苏童笔下化为难逃的生存困境,在困境中,生命上演一幕幕没有结局的开始. 对于难以逃避的生存困境,苏童无心经营,却一点一滴筑起了生存的围城.从生存个体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环境两个维度,苏童无所顾忌地将生存的困境一一展现在他的小说中:生存个体遭遇着认同的尴尬、哼唱着孤独的悲歌、深陷性欲的泥淖、奔突在无常与宿命的圈套;个体与他者之间,真实遭遇阻隔,诗意无奈缺席,罪恶麻木弥散;男人与女人之间,在征战中谁会是最后的舞者?彼此纠葛不断,却又固执地踏入婚姻的围城,在围城中,女性固守一片天,男性则执着于突围与漂泊;人在社会中,难逃时代的漩涡,又经历物质的匮乏,如此,还要在充满困惑的战争中挣扎,获取那渐行渐远的生存希望;自然同样难以放弃对生命的考验,在自然灾难与疾病面前,拯救变得虚无.种种矛盾冲突撕扯着人脆弱的神经,虽残忍却又如此令人深思.在困境中的人会如何?亲情、爱情如何?人性将经受什么样的考验?苏童书写着生存的困苦,在这一范畴下他真正关注的始终是人性的善与恶.他将人性遗弃在现实中,同时又以一种极端而执拗的方式将人性抛掷于一种非现实的空间,在现实与非现实的徘徊中,我们甚至怀疑起人是否能够拯救自我?但是一系列的探险之后,苏童似乎慢慢找回了存在的理由,救赎的力量,领悟了人生的价值.他努力沿着现实的根须,触摸生命的温度;他看到了底层的泪水与温情,也看到了曾经弱势的红颜的自我救赎.从狂欢到平静,或许少了恣意流淌的激情,或许少了执着的深度追问,也或许少了来自命运的撕心裂肺的尖叫,有的却是一颗感受生活的真诚的心,用平静却充满张力的笔触来探寻着走出困境的路途. 通过对于生存困境的营构与超越,苏童也将自我的心路历程隐秘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同时,对于生存困境的书写,体现出了苏童极富个性的艺术特色.他将恐怖元素如同棋子般散落在文章各处,从神秘化的氛围营造、视角与心理的切入、精妙的悬念、游走的灵魂、诡秘的空间设置五个层面入手,不时触动着读者紧张的神经;而狂欢化叙事又与此结合起来,从狂欢化的人物,狂欢化的场景,狂欢化的语言三个层面入手,给灵魂的尖叫以足够的空间.恐怖与狂欢,两种元素的相互渗透,不仅从艺术上凸显了生存的困境,也给人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