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南地区是指辽阳以南,包括鞍山、营口、大连四市在内的区域。该地区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两汉时期基本属于辽东郡管辖区域,在我国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最为发达。辽南地区在西汉后期直至东汉后期,砖室墓盛行,受内陆地区的砖室墓的影响却有别于内陆地区砖室墓,独具地方特色。辽南地区汉代墓葬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先后发掘了贝墓、砖室墓、石椁墓、石室墓、花纹砖墓,建国后为配合国家基本建设,又先后发掘了上百座汉代贝墓和砖室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又先后发掘了瓦房店陈屯一带瓮棺墓、石板墓、砖室墓共计173座,普兰店市姜屯212座汉墓,此外还有盖州九垄地、沙沟子等地的汉墓。其中辽阳、鞍山发掘的汉代墓葬多受华北地区影响,大连、营口两市的墓葬主要受山东及东南沿海影响,呈现不同特点。辽南地区汉代砖室墓主要分为素面砖室墓、绳纹砖室墓、花纹砖室墓三类,贯穿辽南地区汉代砖室墓发展的始终。其中,贝砖墓是贝墓向砖室墓过渡的一种墓葬类型,可以说它既是砖室墓的开端,也是贝墓遗留的证据。绳纹砖室墓是辽南地区发现的砖室墓的主要形制。花纹砖室墓在东汉末期盛行,是研究该地区不同于内陆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砖室墓类型。砖室墓中出土的随葬器物,数量多,制作精美,有陶器、铜器、铁器、银器等,对断代起到重要作用。丰富的随葬品充分反映这一时期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的情景。辽南地区汉代砖室墓对朝鲜半岛“汉式墓葬”的影响,揭示辽南地区在汉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传播汉文化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