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冠脉钙化对预后的影响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最终进入尿毒症的队伍越发庞大。尽管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已逐步普及,但尿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心血管事件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研究表明血管钙化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本课题就尿毒症患者冠脉钙化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  方法:入选标准:符合2002年美国K/DOQI的慢性肾脏病定义标准,根据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达CKD5期,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年龄18-80岁,住院期间行双源螺旋CT扫描检查。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脏病病史,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原发性心肌病;原发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晚期;接受肾脏移植。记录患者当时入院时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住院诊断。记录透析情况及透析方式。记录冠脉钙化情况包括钙化积分(Agatston法)、钙化血管分布。记录当时入院时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血肌酐(Cre)、尿素(Urea)、尿酸(UA)、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ApoA)、钙(Ca)、磷(P)、钙磷乘积(Ca×P)、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按照冠脉钙化评分并分为冠脉钙化组和无冠脉钙化组。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均采用比和百分比表示。冠脉钙化组与无冠脉钙化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轻、中、重度冠脉钙化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冠脉钙化组与无冠脉钙化组的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及新发心血管事件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示,Cox回归分析冠脉钙化组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及新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按照入选排除标准,通过我院病例查询系统共收集符合条件的尿毒症患者45例。上述患者均通过电话访问和病例系统追踪患者生存情况,未追踪到的患者有5例,最后收集病例40例。冠脉钙化组22例(占55%),无冠脉钙化组18例(占45%)。冠脉钙化组的平均年龄(61.27±12.18岁)比无冠脉钙化组(49.72±14.64岁)大,合并高血压病史所占比例更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是否透析均无显著性差异。冠脉钙化组与无冠脉钙化组的生化指标Urea、UA、HB、ALB、TC、TG、LDL-C、HDL-C、Ca、P、Ca×P、SF、TIBC、iPT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度冠脉钙化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冠脉钙化组比无冠脉钙化组全因死亡率(36.3%比5.6%)、心血管死亡率(18.2%比0%)及新发心血管事件率(72.7%比38.9%)均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示冠脉钙化为尿毒症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9,HR=8.079,95%CI为1.01-64.71)。新发心血管事件23例,其中冠脉钙化组16例(占72.7%),无冠脉钙化组7例(占38.9%),主要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心脏衰竭(AHF)为主,两组间新发A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后显示冠脉钙化、饮酒史、糖尿病史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冠脉钙化的尿毒症患者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及新发心血管事件率高于无冠脉钙化者。冠脉钙化是尿毒症患者全因死亡、新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角膜移植手术作为一种解决角膜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在治疗很多种类的角膜疾病方面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虽然供体来源短缺,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排斥反应对治疗效果有一定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作用。  方法:  收集129例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CAP患者,入院后24h内进行WBC、
学位
目的:  通过病例随访及分析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方法:  对2011年9月到2013年10月期间于我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行术后随访,并记录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