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的利益和价值需求迅速多元化,社会已进入了“三期”,即: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对敌斗争复杂期,并且这一基本态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也专门强调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在现阶段,既要处理好向多元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复杂、紧迫的社会问题,又要将潜在的问题消除于未然或者减小其爆发的破坏性,这就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尤其在广州、深圳、上海等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创新社区管理模式逐渐成为政府构建公民社会的主要路径。广州作为我国最早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其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公民社会的推进也在不断加快。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总结和反思以往社区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学习和借鉴当前社区管理创新试点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以及确立符合广州市情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形势下广州对于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的要求,采取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首先对国内外社区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接着梳理了我国社区管理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旧社区管理模式的现状,及社区居民日渐增长的社区参与需求和社区服务需求同滞后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和方法的问题和矛盾,接着以江南中街道办事处“楼宇党支部”、“一居一站”网格化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区管理创新模式为典型案例,全面客观的剖析该社区管理模式的目的、做法和取得的初步效果,最后就如何推进社区管理服务改革创新提出了转变社区管理理念、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社区工作机制等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