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基光功能材料由于其在能源、照明、信息存储、传感器、激光、分析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备受人们关注。为了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大量的光功能分子已被广泛合成,然而随着人们对材料性能的需求不断提高,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光功能的新型晶态材料成为目前大家关注的重要课题。基于构建多组分共晶近年来逐渐成为调变分子晶体材料结构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为人们在原有分子化合物基础上设计新的晶态体系,研究材料构效关系,优化分子自组装结构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以分子识别和自组装为基础,制备新型多元共晶材料为切入点,着眼于材料的光致发光、非线性光学、电致化学发光等性能调控,合成了几类新型共轭分子基化合物的二元共晶材料。我们从超分子化识别自组装的角度出发,设计合理的分子间作用力(如氢键、卤键、π-π作用力等)模式为组装作用力,选择具有特定取代基的苯衍生小分子及其有机共轭分子(2,5-二苯基恶唑,9,10-二苯基蒽,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等三个体系)为模型体系,运用溶剂辅助研磨法等方法,获得了十六种新型共晶材料。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获得晶态材料的分子堆积结构,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四类体系的结构和光功能的构效关系。同时探索了二元共晶材料的刺激响应发光、电化学发光检测和非线性光学性质。为设计和合成有机共轭发光材料的二元共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与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