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12例行阴道部分封闭术的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评价阴道部分封闭术治疗老年性重度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临床主、客观疗效。方法:收集大连市中心医院妇科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12例老年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行阴道部分封闭术治疗的患者,患者采用1996年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公布的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法[1](pelvicorgan prolapse quantitive examination,POP-Q),均为Ⅲ-Ⅳ期,平均年龄75.7±3.1岁(71-81岁),其中9例患者(75%)伴有内科合并症。12例患者中子宫脱垂9例,子宫全切除后的阴道残端脱垂2例,阴道前壁脱垂4例,阴道后壁脱垂3例。合并排尿困难12例(100%),排便困难8例(67%),压力性尿失禁7例(56%)。12例患者中,10例(83%)有子宫者,行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部分封闭术,其余2例(17%)无子宫者直接行阴道部分封闭术。分别于术后1个月及半年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效果,评价临床主、客观疗效。结果:1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7.5±61.4min(60-18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16±77.8ml(50-300)ml,术中无副损伤及死亡患者。12例患者术后残余尿量为(5-250)ml,合并排尿、排便困难及压力性尿失禁者均好转。12例患者中1例术后1周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因不能耐受手术而死亡,另外11例患者术后1个月均来门诊复查,平均阴道总长度、阴裂长度分别为(3.4±1.1)、(2.3±0.5)cm,均明显小于术前(8.3±0.7)、(4.2±0.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体长度为(3.5±0.9)cm,明显大于术前(1.5±1.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患者术后POP-Q分期均≤Ⅰ期,无一例复发,客观治愈率100%。术后半年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ICI-Q-LF),并根据我国生活习惯及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了11例患者,其中1例未达术后半年,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主观满意率100%。结论:阴道部分封闭术治疗老年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临床主、客观成功率高,是老年体弱,合并较严重合并症,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无阴道性交要求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满意度高的良好术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