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事会连结股东与经理,是公司治理体系中核心机构,在公司中的主要负责控制监督经理层,同时为公司运营经营发展制定有关的战略决策,在公司两权分离的背景下,若董事会能充分发挥其内部控制作用,便能合理解决公司中的代理问题,在减少代理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公司的业绩。因此董事会相应特征的合理性和决策的有效性对架构公司治理体系、提高公司绩效和维护股东利益有着显著的作用。但是国内董事会管理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的管理漏洞,部分上市公司的绩效也发生下滑,因此,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都普遍关注于公司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效力之间的关系研究。本文将国内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现状与国外相关理念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打破公司绩效提升瓶颈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意见。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相关理论文献综述;其次,梳理了董事会特征、董事会绩效以及影响相关因素,同时选择董事会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两职设置等董事会治理的内在因素,以2014年至2016年期间的数据作分析窗口,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作出相关的研究假设;再次,借助SPSS22.0软件对182家上市公司,546个有效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董事会治理因素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解释,根据实证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展望。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第二,董事长、总经理兼任情况与资产收益率在显著负相关。第三,独董比例与资产收益呈现微弱正相关。第四,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资产收益率呈微弱正相关。第五,董事会持股比率与资产净利率显著正相关。基于以上结论,对科技类上市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完善独董制度2.推行董事持股计划3.提升董事会会议的效率和质量。最终以提升公司绩效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