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三次采油阶段。聚合物驱采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采油率,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油田。随着聚合物驱的发展,聚合物驱采出水体积增大,并且与水驱相比,采出水性质更加复杂。如果采出水不能得到合适的处理,对回注的油井和环境都会造成危害。因此,采出水的处理是一项紧迫而紧急的任务。强乳化稳定性是采出水的重要特点,因此若有效处理采出水必须实现有效的脱稳。与其他的乳液类似,采出水的稳定机制如下:界面张力稳定,界面膜稳定,双电层稳定,空间稳定和固体颗粒稳定。因为原油曾经流经地层,必然携带了地层的黏土颗粒,经脱水剩下的采出水自然也存在地层的黏土颗粒。同时,黏土颗粒也是乳状液稳定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黏土颗粒以及黏土颗粒-聚合物的协同作用是有必要的。本文以研究了HPAM和锂皂石颗粒对模拟聚合物驱采出水。研究了二者对界面性质,如zeta电位、界面张力和黏弹模量的影响,同时,对体系的黏土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HPAM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质量浓度100-600mg/L下,随着HPAM浓度的增大,含油量、体系黏度逐渐增大,采出水乳状液表现出趋于稳定的形势。随着HPAM浓度的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界面张力减小,界面黏弹模量增大,表明在实验范围内,HPAM浓度的增加,有利于采出水乳状液的稳定。固定某一HPAM浓度,在锂皂石颗粒质量浓度50-100mg/L时,对聚合物驱采出水稳定性影响最大。研究了锂皂石颗粒对模拟聚驱采出水中油滴zeta电位、油水界面张力、颗粒油滴聚集状态及乳化体系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随锂皂石颗粒质量浓度增大,Zeta电位下降、界面张力降低、体系黏度提高,对采油污水稳定性影响显著;当其质量浓度大于100mg/L后,聚驱采出水稳定性的减弱,此时有利于聚合物驱采出水的处理。由显微镜下观察到油滴、HPAM和锂皂石的吸附状态。当锂皂石浓度50-100mg/L时,锂皂石在乳化体系中呈微絮凝状态,有利于采出水乳状液的稳定。锂皂石浓度大于200mg/L时,较大的锂皂石絮凝体形成,絮凝体在聚沉过程中裹挟了部分油滴,降低了采出水的乳化稳定性,有助于油水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