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货运系统生产力布局调整效果评价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815117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放铁路运输生产力,优化运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路网优势,中国对原有的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进行了系统调整。为了探索不同调整对象的调整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提高铁路改革的科学管理决策水平,为进一步优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在调整结束后,对调整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分析,就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国在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评价方面做的研究还比较少,还未形成统一的规范、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我国在此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研究适应中国铁路的特点与需求的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后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不同国家、不同行业评价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其评价内容体系、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等主要问题;并以我国铁路货运系统的布局调整实际情况为例,对其调整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评价模型及方法进行了初步验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评价理论入手,借鉴不同行业建立各自项目评价内容体系的思路,根据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工作的特点,解析并建立了符合我国路情的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评价内容体系。(2)以“现状评价”为重点,结合不同的评价需求与视角,通过对调整过程及现状、目标及影响的分析,着重从货运系统分析了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效果与评价方法,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3)根据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评价的特点,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货运系统现状评价为例,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验证。
其他文献
通过有效的财务困境预警分析,公司经营者能够在财务困境出现的萌芽阶段未雨绸缪,预防失败;投资者可以及时处理现有资产,避免损失扩大;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可以做出有效的贷款决策和控制。为此,本文就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以下研究:本文选取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4月15日中国A股市场中被特别处理的80家上市公司和与之配对的80家财务正常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被特别处理前的两年和三年为研究区间,并先验性的选
介绍了德国进口全自动电脑提花横机的使用经验、工艺参数及结构设计,提出了提高设备效率的途径和生产高精产品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