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其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已经成为该市能源消费的主体。建立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对1999-2010年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情况开展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年均增长11.36%,明显低于工业经济增速22.41%;工业能源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增加值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81 t/万元降至2009年的0.62 t/万元,表明天津市工业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在天津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45.42%,高于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值。能源结构存在调整空间。
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LMDI)法对工业的经济规模、行业结构、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经济规模是碳排放持续增长的主导原因,影响碳排放变化的比重高达57.38%;行业结构整体上对工业碳排放量影响微小;能源结构调整对碳排放量增加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影响比重为10.85%;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影响天津市工业节能减排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对碳排放量变化的贡献比重达30.54%。通过对工业行业进一步分析表明,能源密集型行业严重的影响了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化。
建立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定义,对天津市工业分行业开展绩效分析。2010年天津市工业中大部分行业的碳排放绩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低于北京或深圳水平。建立能源消费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天津市能够完成17%的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筛选出7个重点行业开展绩效研究,针对各行业基本特征和发展前景,分析碳排放绩效变化的原因,并预估“十二五”期间的碳排放绩效变化情况。
最后,结合天津市工业发展规划和各行业特点,提出碳排放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