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职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研究构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准确把握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和影响因素,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对教师信息教学能力主题相关的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内的研究呈现波动上升阶段,但实践性研究还比较少。研究以比较分析的形式选取了美国的《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联合国的《教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研究构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准确把握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和影响因素,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对教师信息教学能力主题相关的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内的研究呈现波动上升阶段,但实践性研究还比较少。研究以比较分析的形式选取了美国的《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联合国的《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标准》以及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对这些技术能力标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关键词及三级指标的内容分析、归纳、融合,提出了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开发、过程与方法、研究与发展五个能力维度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模型,作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分析的理论依据。为了分析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究理论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理论为基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法,结合专家建议,初步构建了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模型和课堂信息化行为编码表,又利用EXCEL中的VBA代码功能,开发和发展了课堂信息化行为分析系统;最后利用课堂信息化行为分析系统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中职组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的获奖课例进行采样和量化,分析我国目前中职课堂信息化行为的特点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结构。最后得出的结论:(1)构建了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模型、课堂行为互动编码表和互动行为分析系统;(2)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用数据来体现会更加精准,对教师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也可以为促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依据。(3)中职教师要转变观念,将技术与课程进行深度融合,不断优化调整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王禹偁一生以直道躬行,为宦八年,三起三落,命运的多舛并没有使他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反而使他“守正直”“佩仁义”,直面生存的困境,对人生价值进行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有着一种“柔性”的特质,王禹偁悲剧意识的形成,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源自于他执著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面对生存的困境,王禹偁没有回避苦难,而是对命运进行一次次倔执的抗争。他选择以个人意志与无法战胜的力量进行对抗,尽管以失败
文化自信是积极意义上的文化认同,也是自信人格的体现,其既强调个体对中华文化持有情感上的偏爱,积极肯定的态度和文化规范的践行,也体现在个体具有高水平的自尊自信,这与当前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诉求相契合。作为对“三全育人”的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目前围绕课程思政的研究较多集中在理论和实践教育层面,而有关其成效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则由于暂缺科学的测评体系而无法展开。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量法,探索了课程思政的内
近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出传统节日振兴的工程,把其纳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与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具有很大的共性。同时我国大部分传统节日起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每一种传统节日文化背后都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可以找到很好的契合点。本文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
本文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对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即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地名进行数据分析与研究,旨在发现这几座城市地名命名的共性和个性,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区地名规划提供一定依据。本文主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常用地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共搜集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常用地名共17061个,其中搜集广州地名8124个,深圳地名2954个,香港街道名4538个,澳门街道名1445个。本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英语情境的创设既要体现知识与能力的价值,又要体现人文价值,关注学生精神世界,使英语成为学生与知识、情境、教师对话、心灵交汇、情感交流的载体。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英语情境的运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英语实践中,沉浸在英语氛围之中,这样才能带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知识、阅历和快
数学抽象、推理和模型等学科本质的构建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而“教学做合一”强调“做”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为“做”是教学的中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该文从内涵、原则、路径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教学做合一”课堂,从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
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作用,能够为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及未来发展创造条件。通过英语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用等语言技能,形成初步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跨文化意识、爱国主义精神、创新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活动教学。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师访谈法,
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在文本上用符号和简洁的文字加以批注的读书方法,自古以来读书人践行者甚多,而把批注式阅读应用于语文课堂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一种经众多一线教师实践检验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批注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性这
《标志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课程之一,其中创意思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本研究根据当前中职《标志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思维导图工具的优点,构建了适用于标志设计课程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和操作手册,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文献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应用于中职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学生创意能力培养是《标志设计》课程的主要目标。基于此,本研究主要用到准实验的研究方法,笔者选
德育空间是德育体系的一部分,不断地丰富德育空间资源,有利于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网络社群空间是以个体化为中心、以满足个体需求和兴趣点为出发点在网络空间聚合,通过图片、文字、视频、表情包、超链接等符号化方式发生互动交往,连接成相互关系的空间场域,是一个群体的心理、情感、价值互动场域,隐藏着伦理特质。基于此,本文通过探析网络社群空间的伦理特征,分析网络社群空间的德育价值,探讨网络社群空间的德育功能,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