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犬病毒(RV)是狂犬病的病原体,它具有广泛的动物宿主,可以引起人和多种动物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临床表现为特征。全世界每年约有5万人死于狂犬病,我国每年约有上千人死于狂犬病。RV表面抗原蛋白GP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构成了病毒表面突起,是狂犬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结构,在狂犬病毒致病和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此本实验通过RT-PCR从狂犬病毒aG株基因组RNA中扩增得到GP基因全序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插入到真核外源蛋白表达的载体pCI-dhfr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CI-GP,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至CHO-dhfr-细胞中,MTX筛选出的抗性克隆表达了GP蛋白,对其抗原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ELISA、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以被血清中特异的抗GP单抗所识别。本实验初步建立了CHO表达系统表达狂犬病毒GP蛋白的技术,为研制狂犬病毒基因工程疫苗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