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对锌肥及土壤水分的响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1212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尤其作为北方居民的主要能量和矿质元素供给源,其锌含量关乎人们的锌营养状况。我国小麦主要种植于北方低锌的石灰性土壤上,小麦籽粒锌含量普遍较低,难以满足人们的锌营养需求,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对解决人体锌缺乏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西北旱地缺锌土壤上分别进行了2年的冬小麦田间试验,研究了锌肥用量、施锌方式和土壤水分对小麦产量及锌肥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优化我国旱地低锌区小麦锌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有:1.不同施锌量(0、10、25、50、100、150kg ZnSO4·7H2O ha-1)的两季冬小麦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随锌肥用量增加,土壤有效锌含量显著提高,但小麦产量无明显变化,小麦籽粒锌含量两季最高值分别为19.8和32.1mg kg-1,比不施锌处理提高32%和44%,却仍然低于40-60mg kg-1的推荐含量,总锌利用率不到1%。锌肥用量对小麦籽粒的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影响,却提高了铁含量。增加降水能促进旱地小麦锌吸收及向籽粒的分配。因此,目前常用的推荐施锌量(15-45kg ZnSO4·7H2O ha-1)在西北旱地达不到提高小麦产量及籽粒锌营养品质的目的。2.两地不同氮水平下施锌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锌方式对小麦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小麦籽粒锌含量,提高程度因施锌方式而异。叶喷和叶喷+土施锌肥可使小麦籽粒锌含量提高40%左右,平均达到40mg kg-1;单独土施锌肥虽使土壤有效锌含量提高了3倍左右,但小麦籽粒锌含量却无显著变化。叶喷锌肥的锌利用效率远高于土施和叶喷+土施,每公顷喷施1kg锌可使小麦籽粒锌含量提高6.70-13.04mg kg-1;籽粒锌利用率为6.02%-9.40%,达到土施锌肥的80倍左右;总锌利用率为19.78%-30.91%,是土施锌肥的132-221倍。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锌肥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可见,在旱地低锌区,叶喷锌肥较土施锌肥是更加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施锌方式,是提高小麦锌营养品质切实可行的措施。3.两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返青期、孕穗期补灌20-30mm水分,对小麦产量、土壤有效锌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却表现出明显提高小麦各部位锌含量、锌肥利用率的趋势。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CT不同于X线透视因曝光量不足或过量导致观察野过暗或过亮,CT应用窗口技术使图像总能以最恰当的明暗对比度展现出来,CT的剂量大小往往被忽视,实际上目前大部分CT检查
<正>经过近30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初步形成包括保险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多种金融市场服务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保险、货币、资本三大市场的相互关系及发展中存在
肠促胰素之一的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在肠道L细胞中编码的产物。研究发现GLP-1具有抑制摄食、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等重要生物学功能,而GLP-1
目前基于博弈论的风险评估方法大多数采用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无法应对攻击者和防御者互不清楚对方行为的情况。基于静态贝叶斯博弈理论建立攻防博弈模型,将攻击者和防御者分为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研究高宗一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重要的文献资料,作者李心传在著书过程中广泛搜集各种记载资料并经过了精细地考订。书中关于岳飞事迹的
业主的项目管理目标四要素,是统筹项目全局的出发点,也是项目前期参建各方应予关注的重点。探讨了作为业主方项目主持人如何快速梳理项目建设总体思路,找出管理控制的核心环
<正>血磷升高与慢性肾病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磷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s)向成骨表型转化及基质矿化需要Ⅲ型钠磷共转运体Pi T-1的
资金管理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核心。现金池模式开辟了企业集团与商业银行合作的新方式,对于节约企业集团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集团整体盈利能力有着十分重要
中华鞋文化艺术是中国服饰文化中最耀眼夺目的篇章,中华鞋文化的起源和演变始终追随着中华大地人类发展的轨迹。
期刊
本论文选择乳酸乳球菌NZ9000作为宿主菌,pMG36n为表达载体,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纤突蛋白(S蛋白)部分保护性抗原基因(COE基因)为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以红霉素抗性作为选择标记构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