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癌术后患者肝内微小占位病变(直径≤2c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常规超声发现的72例肝癌术后患者肝内的72个微小占位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在动脉相出现增强,门脉相或延迟相增强开始消退、回声低于周围肝组织的病灶判断为复发病灶;对动脉相出现增强,门脉相或延迟相为等增强,或在各时相增强与肝组织同步的病灶判断为良性结节。72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前后1~2天内同时检测血清AFP。对超声造影判断为复发、AFP阳性的患者进行治疗;对超声造影诊断为复发、AFP阴性的患者行肝脏穿刺组织学活检;对超声造影判断为良性结节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当超声造影诊断与治疗前后AFP变化一致,或与肝穿刺组织学活检结果一致,或与临床随访结果一致时,则超声造影诊断正确。结果超声造影诊断正确65个病灶,其中复发病灶49个,良性结节16个。超声造影对肝癌术后患者肝内的微小占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65/72)、92.5%(49/53)、84.2%(16/19)。结论超声造影对复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肝癌术后患者的动态随诊提供可靠的依据。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病灶的性质依靠超声造影、增强CT、磁共振及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中至少两项同时支持恶性。与大血管或肝周器官紧邻且无明显间距的病灶纳为特殊部位病灶,病灶直径≤3cm。42例患者(51个病灶)在局麻下行超声引导的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其中,7个紧邻胆囊,10个紧邻门静脉左支或右支,8个紧邻第二肝门,2个紧邻心包,12个紧邻膈肌靠胸腔,6个紧邻肾脏,6个紧邻肠道。尽可能采用微波针与邻近器官长轴方向一致的路径进针,微波针的发热中心位于病灶的正中央或中央略远离邻近脏器,使其与距邻近脏器的距离约为1cm;如需要微波消融针与胆囊壁、血管壁、心包、膈肌、右肾长轴接近垂直进针,则采取针尖与胆囊壁、血管壁、心包、膈肌、右肾包膜紧贴但不刺破的原则。治疗后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行影像学和临床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局部复发情况。结果所有微波消融治疗操作均顺利完成。消融后,1例1个病灶紧邻肠道的患者,治疗后1天出现类似于肠穿孔的表现,保守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1例1个病灶紧贴门静脉左支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急剧升高,1个月内恢复至正常;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2/42)。1个紧贴肾脏的病灶、2个紧贴膈肌靠胸腔的病灶治疗后1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5.9%(3/51)。结论超声引导下对特殊部位肝癌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为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