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魔芋种质资源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0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是刘佩瑛、陈劲枫1984年发现并命名的新种,是我国的主栽种之一,为中国特有,自然分布区在我国金沙江河谷地带,主要在四川省南部及云南省北部。白魔芋为葡甘聚糖型魔芋的品质最佳种,其葡甘聚糖含量最高,能达60%以上,粘度也最高,褐变较轻,加工品的色泽洁白、品质最佳。因此白魔芋的商品价值很高。经过对我国白魔芋主产区的调查,发现各地对发展白魔芋生产的积极性很高,但是随着各地白魔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出现了白魔芋球茎比例变小,根状茎比例变大,总产量下降,同样的白魔芋在一个地方生长的很好,经济效益很可观,可是被引种到另外的地区,就会出现不适应当地条件的问题,使很多的芋农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农民迫切希望知道白魔芋适宜的原产地的气候环境情况及引种方案,加之白魔芋种内资源的叶柄特征类型很多,各类型的经济性状及亲缘关系目前都不清楚。因此较为全面的了解白魔芋资源的情况,既可为引种工作进行指导,又可以为选育种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对白魔芋的种内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本试验对34份白魔芋资源材料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总结了34份白魔芋材料的叶柄特征,并将其分为7类:a类底色为绿色分布白色小斑点;b类底色为绿色分布黑色的斑纹;c类纯绿色;d类底色为绿色分布黑色斑纹及白色小斑点;e类底色为粉色分布白色小斑点;f类底色为粉色分布黑色斑纹;g类底色为粉色分布白色小斑点及黑色斑纹。 2.采用L1645正交设计方法,对Taq聚合酶、Mg2+、引物、gDNA、dNTP的用量进行正交比较,得到最佳的RAPD反应体系。反应总体积25μl,其中Buffer(10×)2.5μl;Taq聚合酶(5U)0.25μl;Mg2+(25mM1.8μl;引物(10pM)1μl;gDNA(40ng)1μl;dNTP(10mM)0.6μl;ddH2O 17.85μl。 3.首次利用RAPD技术,对白魔芋种内34份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白魔芋34份材料的亲缘关系系统图,分析表明RAPD技术能够客观地反应白魔芋种间资源的亲缘关系。
其他文献
1. 用 a还是 an,一般说来,以辅音或半元音[j, w](注意:不是字母)开头的词前要用a。以元音开头的词前要用 an。例如:  He has a watch.  他有一块手表。  He’s a European.  他是欧洲人。  This is an honest boy.  这是一个诚实的男孩。  注意:有的字母(如 a, e, f, h, l,m,n,o,r,s,x等)或缩略词,若第一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对玉米和甜高粱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了盐胁迫对玉米和甜高粱幼苗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光系统Ⅱ对盐胁迫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   1.随盐浓度的升高
萝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利用萝卜雄性不育系进行杂种生产,可以有效地降低杂种生产成本,提高杂种纯度。本试验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的
以陕西关中兴平武功地区当前生产中广泛种植、且套优势明显的玉米/蒜苗、玉米/大蒜两种套作方式为研究对象,从套作作物地上部生长和环境因素的角度、地下部养分吸收及根际微生物、土壤酶等指标,分析了玉米/大蒜套作、玉米/蒜苗套作体系中不同作物及其地下部土壤理化性质和地上部环境因素的差异,揭示了不同间套作系统种间优势的差异性及其机理,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套作可明显促进蒜苗和大蒜出苗,使出苗期约提前10d。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