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是刘佩瑛、陈劲枫1984年发现并命名的新种,是我国的主栽种之一,为中国特有,自然分布区在我国金沙江河谷地带,主要在四川省南部及云南省北部。白魔芋为葡甘聚糖型魔芋的品质最佳种,其葡甘聚糖含量最高,能达60%以上,粘度也最高,褐变较轻,加工品的色泽洁白、品质最佳。因此白魔芋的商品价值很高。经过对我国白魔芋主产区的调查,发现各地对发展白魔芋生产的积极性很高,但是随着各地白魔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出现了白魔芋球茎比例变小,根状茎比例变大,总产量下降,同样的白魔芋在一个地方生长的很好,经济效益很可观,可是被引种到另外的地区,就会出现不适应当地条件的问题,使很多的芋农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农民迫切希望知道白魔芋适宜的原产地的气候环境情况及引种方案,加之白魔芋种内资源的叶柄特征类型很多,各类型的经济性状及亲缘关系目前都不清楚。因此较为全面的了解白魔芋资源的情况,既可为引种工作进行指导,又可以为选育种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对白魔芋的种内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本试验对34份白魔芋资源材料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总结了34份白魔芋材料的叶柄特征,并将其分为7类:a类底色为绿色分布白色小斑点;b类底色为绿色分布黑色的斑纹;c类纯绿色;d类底色为绿色分布黑色斑纹及白色小斑点;e类底色为粉色分布白色小斑点;f类底色为粉色分布黑色斑纹;g类底色为粉色分布白色小斑点及黑色斑纹。 2.采用L1645正交设计方法,对Taq聚合酶、Mg2+、引物、gDNA、dNTP的用量进行正交比较,得到最佳的RAPD反应体系。反应总体积25μl,其中Buffer(10×)2.5μl;Taq聚合酶(5U)0.25μl;Mg2+(25mM1.8μl;引物(10pM)1μl;gDNA(40ng)1μl;dNTP(10mM)0.6μl;ddH2O 17.85μl。 3.首次利用RAPD技术,对白魔芋种内34份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白魔芋34份材料的亲缘关系系统图,分析表明RAPD技术能够客观地反应白魔芋种间资源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