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守则草案》中提出对历史建筑的最好保护方式是继续使用它们。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发展的推动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建筑特殊的历史性和文化性,过程中出现了新旧之间不和谐现象。历史建筑不应机械化的被运用,它应带着特殊的历史场所精神融入现代社会。因而,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让历史建筑向着更具创造力的方向发展。本文从“新旧”共生理念入手,以对恩施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再利用为目标展开论文研究。首先对“新旧”共生概念进行分析,随后对恩施土家族传统民居进行了归纳。其民居建筑历史悠久、极具当地特色且保存良好,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再利用价值。目前,对于恩施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再利用,以居住和民宿改造为主。仅仅体现了民居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传统民居建筑更应展现其精神场所的独特品质,让文化通过空间传承与发展。因此,在之前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对恩施土家族传统民居文化空间的新旧共生再利用设计展开研究,从建筑本体、新旧空间、环境融合的方面对设计方法进行总结,为彭家寨民俗文化陈列馆的改造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原陈列馆由于当地有关部门不合理的再利用,导致其处于半废弃的状态。面对不成功,笔者希望能通过新旧共生再利用设计,让当地土家族传统民居得到保护和发展,实现建筑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共生。改造设计运用空间营造、肌理类化、材料再用等方法,保留并传承当地土家族传统民居特点,使现代特质在传统民居空间内开拓出新的意义,对当地文化传承和建筑延续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本文聚焦恩施土家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对新旧共生再利用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彭家寨民俗文化陈列馆改造开展设计实践,希望能为今后恩施土家族传统民居再利用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