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恩美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探析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恩美是华裔作家群中最为优秀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不仅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华裔的生活体验,也积极地参与构建美国华裔文化,因而深受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教育背景的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在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在《喜福会》、《灶神之妻》、《灵感女孩》、《接骨师之女》、《沉没之鱼》等长篇小说中,谭恩美对华裔家庭中的母女关系作了真切动人的描绘,加上稳重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叙述视角独特、文化想象丰富、故事传说奇特、表现手法多样等为世界文坛所赞赏。而且,谭恩美颠覆了以男性为主女性为辅的传统男性书写,男性非但不是小说的主角,更甚者大多数的男性形象毫无阳刚之气。本文以谭恩美的五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学、叙事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等相关理论,通过文本细读对其作品进行解读,探析小说中的男性形象问题。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男性形象的价值取向”,在“无父文本”整体架构下,重点分析丧失话语权成为“沉默者”的父亲形象,以及丧失男性阳刚特质,不仅无法成为女性的依靠而且是造成女性痛苦根源的“朽木”丈夫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对谭恩美小说文本中的男性形象进行整体概括。第二章“男性形象建构方式”,结合经典叙事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小说中主要呈现的“母女双叙述层”和多重有限第一视角等进行分析,并结合王安忆等东方女作家的人物塑造,揭示作家笔下话语权的转移与继承、主观而神秘的自传等深层内涵。第三章“男性形象问题的深层意蕴”,从二元对立思维下的人物建构、西方中心主义下的男性形象、男女两性关系反思等三个方面分析谭恩美小说中塑造的“不可依靠”的男性形象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建构的困境与原因,有利于避免美国主流价值观对中国文化的过度融合,同时也可以让西方认识到真正具有包容、谦逊、文质彬彬又不乏刚毅、勇敢的男子汉气概的华人男性形象,也为东西方女性文学的比较提供一个参照。
其他文献
凌叔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她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绘画方面都卓有成就。首次发表作品是在1924年,最后一次发表作品是在19
《书集传纂疏》是元代经学家陈栎流传下来的唯一的《书》学代表作。是书为羽翼《蔡传》而作,被元代仕子奉为理解《蔡传》的必备参考书目,因而直接参与仕子的精神文化建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