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征管模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税收征管模式也逐步从传统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早在1997年,国家税务总局就提出了新税收征管模式,即在纳税申报和优质服务的机制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集中征收税务,明确税收重点稽查对象,加大税收监管力度。税收征管着力于规范税收执法、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强化纳税意识、依法治税等方面。但是由于现实中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地方税税收征管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从税收基本原则、新公共管理理论、流程再造等基本理论入手,理论结合实践,采取访谈法,结合清远的实际制作了访谈提纲,分别访谈了50位清远本地的财税工作人员、财税专业人士及部分企业代表,并听取了他们的客观意见和建议,文中深入阐述了清远市地方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重税收计划轻税收法治、税源监控缺乏力度、机构臃肿低效、纳税服务不到位等。接着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包括:地区经济外部因素、税收征管手段因素、内部机制人员设置因素、征收任务指标影响因素、税收征管法律保障因素等。在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后,借鉴国外和国内同类地区的成功经验,对清远市地方税税收征管在税务管理、税源监控、纳税服务、税务稽查及信息化工程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清远市地方税税收征管的对策:(1)建立分类分级的风险管理;(2)优化纳税服务搭建征纳沟通桥梁;(3)探索构建“互联网+税务”电子税务体系;(4)打破区域界限优化简并机构;(5)更新人员管理理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6)鼓励并规范税务代理等辅助机构发展;(7)建立地方税行政协助保障基本框架;(8)科学确定税收计划协调地方经济发展。本文研究务求促进清远市地方税征收管理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建立科学合理的征管机构,承载地方税征管机制的各要素协调有序并且实现高效运作,通过建立有效的税源管理及纳税服务机制,严格有效进行税收管理及税源监控,纳税服务部门能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另一方面健全信息监控网络,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多维度监控,最终实现税收与人、组织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为清远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