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县域工业集中区规划布局模式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456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重要内容。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实现整体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合理布局和大城市健康发展的必需。改革开放以来,县域工业不仅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摆脱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困境的主要着力点。然而,县域工业的发展往往走的是分散化、小规模、数量式扩张的发展模式。目前,县域工业增长减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分散性布局。因此,如何促进县域工业的空间集聚便成为我国县域工业化的关键。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更应该利用各种优势,结合自身特点,重点以工业集中区的形式发展县域工业,促进县域经济的繁荣,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对广西县域工业集中区规划布局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分析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形成机制,即其形成受到内在机制和导向机制的双重影响。内在机制主要指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导向机制主要指市场导向和政府导向。 二是立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特点,分析广西县域的基本情况、县域工业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总结以往广西县域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广西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具体分析。 三是通过城市规划布局理论研究,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理论及文献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出广西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布局模式,即多约束条件下突出资源优势的循环产业链规划布局模式,该布局模式的空间布局形态主要有组团式布局和区带式布局。 四是根据一年多的调研,通过分析融水苗族自治县康田工业集中区规划布局的形成思路和研究过程,得出其规划布局和空间布局形态。在个案研究中得出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对策对广西具有相似背景的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在分析县域工业集中区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实际情况,研究了广西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布局模式,有利于合理引导县域工业的集中布局,对于推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现代城市环境色彩污染是在城市的超高速发展中,而又缺乏系统性控制和统一的管理之下出现的,它不仅破坏了城市的整体环境景观,也侵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学位
本文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旅游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结合社区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区参与方法,通过中国酒都温泉旅游区开发建设的实例研究,对旅游开发过程中社
通过对西南地区流域资源环境系统的研究,探索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西南地区流域资源环境评价和承载力的研究框架、理论依据、系统分析、模型建构、现状问题、指标体系、评
大院情结促使开发商承建的社区成为“新大院”。如果我们仔细注意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所建的大部分居住区,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管理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和原有的单位大院有许多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阶段,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城市交通问题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说明BRT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逐年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也在逐年推进,城市偏远的一些县、镇也抓住机遇得到了发展,规模扩张,人口增长,然而仍然有许多县、镇得不到发展,原因之一便是居民生
本文为关于城市更新中“产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研究。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通过价值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证明产业建筑改造和在利用的可行性。而想要通过设计的手段在
本文对现代城市广场开发与设计进行了研究。文章以现代场所理论和环境行为理论为基础,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结合大连开发区文化广场的开发与设计对现代城市广场开发与设计进
Multigen creator和vega是十分强大的视景仿真软件,采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根据仿真的目的,能逼真地构建虚拟场景。为确保突发事件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只有在设计阶段优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