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膨化对玉米秸秆特性及施用效果影响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秸秆资源是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秸秆是一类最为宝贵最有价值的可再生资源,但目前我国并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秸秆资源,每年都有大量的作物秸秆被直接焚烧,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严重污染了环境,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对于作物生长,土壤环境是最重要的,我国长期以来“重用轻养”,为了追求产量,过度施用化肥,致使土壤污染板结,有机质减少,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急剧下降,黑土地退化能力严重,然而,作物的秸秆是最为重要的有机肥料来源,秸秆还田不但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还可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但秸秆直接还田存在腐解慢和出苗效果差、贪青、增加病虫草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我们采用秸秆膨化技术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通过秸秆膨化机将秸秆膨化处理,加入高活性腐熟剂,并堆积发酵,腐熟降解产出有机肥料。因此,利用秸秆挤压膨化技术进行秸秆还田,改善土壤板结,减少资源浪费已成为当前秸秆还田研究工作的重点。主要研究如下:1、电子扫描电镜观察,挤压膨化能有效地打破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致密结构,使秸秆与微生物、纤维素酶的接触面积得到了明显的增大,提高了酶解速率,进而提高了秸秆的降角速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经膨化发酵处理的半纤维素的特征峰明显的变小,木质素的特征峰发生了改变,部分纤维素的连接键C~O~C发生了断裂;通过测定玉米秸秆结构的成分分析,发现膨化发酵后的玉米秸秆,有助于增大与纤维素酶的接触面积,为后续的酶解反映产生还原糖提供了基础。2、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培养7d和35d的膨化发酵秸秆各处理之间有机质含量高于膨化不发酵秸秆,呈显著性差异,培养后期(56d、77d、98d)膨化发酵秸秆各处理有机质含量下降;速效氮的培养试验结果与有机质含量结果一致,说明秸秆经膨化发酵后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了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氮。培养98d后,膨化发酵秸秆和膨化不发酵秸秆中各个处理的速效氮含量均有所下降,但仍能保持较高的累积量;56d时各处理的速效磷含量均比对照CK低,98d时,各处理的速效磷含量,与56d相比发生了波动,其含量均比CK的大,同量的膨化发酵秸秆各处理间速效磷含量大于膨化不发酵秸秆速效磷含量;77d,98d与56d相比较速效钾含量均有所下降,膨化不发酵秸秆与膨化发酵秸秆相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速效钾的含量77d时差异显著,98d时差异不明显。3、各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秸秆经膨化发酵还田后,能有效降低耕层的土壤容重;各处理间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耕层的土壤孔隙度,跟作物根系和耕作方式有密切关系,且5吨/公顷膨化发酵后的秸秆+化肥常量(A4B1)改良效果较明显;土壤含水量为玉米生长前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进行吸收消耗,随着玉米进入成熟期,在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玉米秸秆自身的水分和前期吸收的土壤水分回归土壤,起到一个保墒的作用;A4B1处理增加了土壤的疏松度,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且秸秆分解过程中会形成腐殖质,有利于大团聚体的形成;A4B1处理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作用;A4B1处理具有提高土壤氮素的趋势;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化不明显,只有A4B1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了0.9%;各处理能够提高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土壤PH值的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5吨/公顷膨化发酵后的秸秆+70%化肥常量(A4B2)和3吨/公顷膨化发酵后的秸秆+80%化肥常量(A3B3)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5吨/公顷膨化发酵后的秸秆+化肥常量(A4B1)和3吨/公顷膨化发酵后的秸秆+化肥常量(A3B1)无显著差异;在玉米生育前期土壤放线菌数量无显著差异,在生育中后期,A4B2和A3B3处理较对照CK显著提高,A4B1处理方式较对照CK显著降低;在生育前期,各处理土壤真菌数量影响不大,在生育中后期,各处理土壤真菌数量呈降低趋势;在玉米全生育时期,各处理的土壤氨化细菌和好气性固氮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在玉米生育后期,土壤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和硝化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A4B2、A3B3处理显著增加了氨化细菌数量,对土壤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和硝化细菌数量影响不大;土壤酶活性表现为:A4B1、A3B1处理增加了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4、不同处理对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的表现为:A4B1>A3B1>A3B3>A4B2>A2B1>A1B1>CK,A4B1处理株高和穗位高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间对玉米的秃尖长的表现为:CK>A1B1>A2B1>A4B2>A3B3>A3B1>A4B1,A4B1处理秃尖长低于其他处理;不同处理间对玉米的穗长变化不明显,这是因为穗长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不同处理间对玉米的叶面积(棒三叶)的表现为:A4B1>A3B1>A3B3>A4B2>A2B1>A1B1>CK,A4B1与A3B1处理间叶面积未达到0.05显著水平;不同处理间对玉米的百粒重和产量依次表现为A4B1>A3B1>A3B3>A4B2>A2B1>A1B1>CK,由此可见,玉米秸秆还田A4B1处理能有效的改变土壤环境,从而显著提高玉米籽粒的质量与产量。
其他文献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引起禽大肠杆菌病,主要引起禽类呼吸道感染、心包炎和败血症。APEC有众多的毒力因子在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有黏附素、侵袭素、摄铁系统、荚膜、抗血清存活因子、二元调控系统、毒素等。ompR/envZ二元调控系统广泛存在于多种菌属中,其在细菌响应环境中的渗透压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在APE
纳滤(NF)膜面结垢污染在宏观上表现为膜面滤饼层及膜孔阻塞现象的发生,既显著降低有效膜面积、分离性能和膜组件运行寿命,从而致使运行成本增加。对此,已有学者聚焦于精确预测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网络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智能电网中,电力供应商通过智能电表收集一段时间内区域中所有用户的用电总量,并分析当下的电力供应与需求的关系来制定供电策略,从而保持了电力生产和需求之间的平衡,避免出现供电量不足或者供电量过大导致电力无法有效存储而造成浪费的情况。但是智能电表对家庭用户能源消耗细粒度测量引发了严重的隐私问题。因此,研究智能电网环境下保护数据隐私的聚合技术是十分必要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多年生落叶灌木,其干燥成熟果实为枸杞子,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枸杞瘿螨Aceria pallida Keifer和枸杞木虱Bactericera gobica Loginova是宁夏枸杞上的两种重要成灾害虫而且存在特殊的互作关系。枸杞瘿螨必须借助枸杞木虱携带才能越冬,而在枸杞生长季节,两者却占据相同生态位,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背景影响下,我国干旱事件的发生频率有所增长,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呈扩张趋势,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山东省地处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
本文着重分析一个二阶谱问题:Lφ=((?)2+λ(?)u+λv)φ=λφx所对应的Hamilton可积系统.首先利用相容性条件针对该谱问题求出双Hamilton算子K,J,并结合Lenard递推序列推出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将提高大量炮弹的精确打击率,需要将炮弹制导化。弹药姿态信息的实时准确获取又是炮弹制导化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我军现役炮弹和火箭弹等旋转弹仍未实现全程、自主、高精度的姿态测量,主要是由于现有弹载姿态测量系统无法适应旋转弹的高转速、高过载以及小体积等特殊的应用环境。因此,提高弹载姿态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抗高过载能力意义重大。针对上述问题,
潜油电泵是一种重要的旋转机械采油设备,其振动及温度信号中包含非常丰富的与机械故障或装配质量相关的信息。通过对实验井上采集到的振动信号的特性分析和振动信号稳定性评
《枫叶飘落的声音》是由王磊作词,赵季平作曲的一首创作歌曲。它旋律舒缓,歌词唯美,如同枫叶在大自然中灵动起舞,伴奏配以优美的提琴,更具诗情画意。笔者以创作歌曲《枫叶飘落的声音》为例,从歌曲的简介、音乐特征分析以及结合演唱实践进行演唱分析,旨在为该作品的演唱者提供有益参照,同时,为创作歌曲的演唱提供有效个案和有益范式。
目的分析两个家系心脏传导阻滞患者的基因型及心脏受累表现,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及规律。方法收集两个家族性心脏传导阻滞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家系1中共5例患者(女性3例,男性2例),另有猝死2例。家系1中所有患者均表现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主的心脏受累并植入起搏器,同时伴轻度的骨骼肌受累表现。所有患者基因检测均为DES基因c.137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