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我国自2004年启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 Voluntary Counseling & Testing,VCT)工作以来,一直处于低效运转状态。为充分发挥VCT在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中的作用,迫切需要对我国VCT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评价,以期为VCT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评价我国VCT工作现状及目标人群对VCT的需求,研究影响VCT高效运转的各种因素;尝试建立VCT工作示范县,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VCT工作方法和策略。研究方法1、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我国9个代表性地区作为研究区域,收集最近3年各地VCT现况资料;抽取43家VCT门诊,通过现场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VCT门诊运转情况。采用配额抽样法,抽取838名暗娼、312名男男同性恋、282名性病患者、711名吸毒者、951名青年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对相关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2、选择湖北省蕲春县作为实践研究区域,指导当地重建VCT服务体系,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作方法;通过前后对照,评价活动效果,形成经验性总结。主要研究结果1、9个地区每百万人口VCT门诊平均配置密度为5.48个;322名VCT专业人员中,专职仅占9.94%;2004年~2006年,VCT服务人次年均增长率751.67%。2、2006年,43家抽样VCT门诊中,年服务量不足100人次的占51.17%。3、对43个咨询电话接答质量进行评估,“差”的占51.16%。4、60名咨询员艾滋病知识水平测试,平均得分为(74.07±23.42)分,不及格率为26.67%;仅有3.33%的咨询员对待遇满意。5、3094名接受调查者中,67.16%既往未利用过VCT服务,43.37%不知晓VCT服务信息,81.97%认为开展VCT服务有必要,50.78%从不担心自己会感染艾滋病,39.88%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做艾滋病检测;Logis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HIV感染风险的不恰当的认识、不知晓VCT服务信息、艾滋病知识水平低等是阻碍目标人群主动利用VCT服务的主要因素。6、蕲春县实践研究项目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VCT工作规范性和效率显著提高。结论与政策建议1、我国VCT体系多个环节仍不完善,主要表现为:VCT网络建设资源浪费严重,多数VCT门诊服务效率低下;宣传工作针对性不强,无法促进重点人群充分利用VCT服务;对VCT门诊经费支持不够,影响了基层VCT服务承担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督导工作欠缺力度;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VCT服务规范性不够。2、政策建议:为促进VCT工作高效运转,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工作协调;VCT网络建设应开展需求评估和成本效益分析,减少资源浪费;防艾经费的二次分配应向基层VCT服务承担机构和工作人员倾斜;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促进知识信息的传播,提高重点人群利用VCT服务的意识和主动性;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深入开展工作督导和评估,提高VCT服务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