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人际关系、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ira_lacu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自编的人际关系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杭州地区4所中学2062名初中生的人际关系、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进行了测查,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初中生的人际关系进行实验干预,从而为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出尝试。   本文主要包括两个研究:   研究一对杭州地区初中生的人际关系、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的现状及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研究二选定一所学校作为实践研究基地,在研究一调查所得该校初中生人际关系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方案,对该校七年级实验班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干预(8次课),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后测差异比较、实验班前后测的差异比较、对照班前后测的差异比较来验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干预的有效性,为提升初中生的人际关系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初中生的人际关系现状依次为异性关系好于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于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好于亲子关系。   (2)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上存在显著差异。   (3)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上存在显著差异。   (4)自我概念呈现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变差的趋势,初三学生的自我概念最差。   (5)杭州地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得分低于2004年青少年常模,其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20.32%。   (6)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   (7)初中生的人际关系、自我概念、心理健康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人际关系能预测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能共同预测心理健康。   (8)自我概念在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同时,自我概念在异性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也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生的人际关系水平,其有效性因子可以归为观察学习效应、提升集体归属感、强化效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新年心愿:在乎的人都能开心,要换个更漂亮的发型。
期刊
记忆是一个经典的研究领域,关于记忆的脑机制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人们不仅能够回忆过去,也可以想象未来,即对将来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进行想象和预期.一些脑成像研究对比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