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已经开始步入了城市化后期阶段,中小城市的潜力逐渐被挖掘,而中小城市近郊区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首选区域,是发展最为迅速、城乡矛盾最为明显、也是最易实现城乡统筹的区域。在中小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近郊区承担着转移人口、承接产业等功能,也暴露了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中小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分析中小城市近郊区的演变过程、内部城与乡的需求和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思路,以及其在中小城市近郊区的应用实践是论文的主要目的。以“理论研究-分析总结-策略思考-实践论证”为整个论文的技术路线。首先,本文介绍了中小城市近郊区的发展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以及相关概念进行了一个总结和回顾,对近郊区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进行梳理,发现近郊区内经济是主要推动力、生态基础是天然束缚力、设施基础为指向性动力、文化传承为潜力持续力,并且总结了近些年国内相关研究。其次对中小城市近郊区的发展演变特征从“生产、空间、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分析总结近郊区发展类型。针对发展关系,预测未来可能发展模式为三类。通过确定了发展类型,围绕近郊区内部存有着城市与乡村双重因素,进行展开存在问题分析。之后,对近郊区内部城与乡分别从:空间发展、产业转型、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基础服务设施等五个角度进行总结,形成“解决问题为基本,实现诉求为目标”的思路,提出相应的近郊区发展策略。最后,本文以松滋市金松新区北区为例,在对其发展区位、经济发展、产业现状等基础上,结合上文提出的策略进行一个实例论证,并结合现状条件,出了一些整体思路和规划方法。论文尝试以中小城市近郊区中内部乡村和城市中心区两重角度,进行对于近郊区的发展分析,并且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一些切合实践的策略,有助于解决相同条件的中小城市近郊区的发展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