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喉部结构三维超声成像的可行性及应用三维超声诊断喉癌的价值。方法:对8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喉部三维重建,所获图像由超声科医生、放射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所组成的三人评议小组进行评议。三位医生各自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对三者评价的结果以Kappa检验分析其一致性。对69例喉癌患者进行喉部及颈淋巴结的二维超声扫查,并对肿瘤行灰阶透明三维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三维成像。将灰阶透明三维重建的图像对照手术中所见进行分析比较;将彩色多普勒血流三维重建后所测得肿瘤血管指数(Ⅵ)与喉癌病理学N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以Ⅵ值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Youden指数在ROC曲线上确定最佳工作点。将由最佳工作点所取得的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对比二维超声诊断相应颈部淋巴结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评议组中超声科医师与放射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之间的Kappa值分别为0.833、0.794,表明不同评议者之间的评议结果较为一致。三者评议为Ⅰ级和Ⅱ级的图像分别为92.9%、91.8%和90.6%。对比术中所见,二维和三维超声对喉癌患者喉部侵犯状况扫查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3例三维超声提供了二维超声所未能提示的空间信息。Ⅵ值与喉癌病理学N分期的关联性系数为0.726(P<0.001),反映二者有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显示以Ⅵ值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很高的准确性。ROC曲线分析显示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684,其对应的Ⅵ值为4.4565,此即最佳工作点。以最佳工作点作为Ⅵ门槛值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与二维超声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86%vs.84%,P=1.000),前者特异性低于后者(77%vs.94%,P=0.031),但其敏感性高于后者(94%vs.73%,P=0.022)。结论:较好的图像质量和医生之间较高的一致性说明三维超声在喉部的应用是可行的。三维立体图像对喉癌肿瘤与毗邻组织结构的关系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彩色多普勒血流三维成像所获得的肿瘤Ⅵ值有望成为喉癌病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