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在西南联大的实践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j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贻琦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20世纪30年代初,在日军侵华不断,硝烟弥漫的岁月,梅贻琦将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使清华从“庚子赔款”的留美培训学校变成为中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在西南联大短短的9年时间里,于梅贻琦民主管理、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下,教授和学生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大学教育史上的奇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在西南联大的实践:一、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的来源。本人认为,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民主教育思想和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影响。二、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萌芽期在其就任清华教务长时期,发展期在其出任清华校长至抗战前期,而成熟期笔者认为则是在其管理西南联大时。三、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梅贻琦的教育思想包括:通才教育、六育并进、大师论、从游论、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教授治校是其他教育思想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对大学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理念。通才教育与六育并进体现了梅贻琦注重培养的是“全人格”人才,而非专才。大师论强调了办大学的主要依靠对象。从游论则进一步强调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四、梅贻琦的教育思想在西南联大的实践及其成效。通过通才教育、学术自由、六育并进、大师论、从游论以及教授治校在西南联大的推行,西南联大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战时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战后国家的建设输送了新鲜的血液。
其他文献
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国与国之间在高等教育领域,从学生的留学、教师的访学到课程的
院系作为构成高校的核心单位,是承担高校基本职能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高校院系设置存在学科综合化程度不高,院系数量极度膨胀,管理权力分配不均等问题。因而,探究1949年前
在全球越来越注重环保以及中国面临的传统能源危机形势下,电动汽车市场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其市场受到宏观驱动因素等影响,存在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对于企业而言,通
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政府有力的推动以及职业院校自身的需求,项目课程在职业院校得到了有力的研究与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课程在职业院校取得的成功,使得我们深思是否能借
节日是人们在生活中因共同的精神情感和社会需要,在特定的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行为方式来表达思想、信仰等群体活动的日子。随着网络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与
模块化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学者们普遍关心两个问题,其一,什么因素造成了模块化?其二,模块化给企业带来了什么影响?对于第一个问题,现有的理论有三种观点,产品模块化设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本着资源整合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产学研合作将企业与高校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合作主体之间的关系越密切,也越有利于知识在大学与企业间有效地传递,从而
人类的社会和科技活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金属元素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重大问题,而多数金属元素都表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因此,适时准确分析生物和环境样品中痕
科学计算是指应用计算机求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遇到的科学问题的过程。作为与理论、实验同等重要的第三种科学研究手段,科学计算已经在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如高能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