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的竞争尤其是金融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这一全球性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有强大的金融竞争优势作为后盾。因此,作为现代金融主体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就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与焦点之一。 我国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发展,其整体竞争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的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效率上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有实力的外资银行将大举“入侵”,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不仅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全面提升竞争力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根据企业竞争力理论,银行竞争力可分为潜在竞争力和现实竞争力两个层次。潜在竞争力即影响竞争力的因素,现实竞争力即竞争力的外在表现。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其竞争力表现在经营效率、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市场控制力等方面,同时受经营管理能力、内部资源要素发展状况及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而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研究的对象和指标,即对国有商业银行潜在竞争力、竞争环境、现实竞争力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将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进行分析比较,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客观的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状况进行评价,并通过SWOT分析,得出外资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造成的现实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为:国有商业银行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优势主要表现在本土优势、信用优势和网络优势;劣势主要表现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僵化和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 因此,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浪潮中,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努力拓展各项银行业务,大力创新;尽快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和运行机制;并且金融监管当局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从而全面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该论文着眼于国际性仲裁中当事人自治和公共政策的关系。讨论主要针对国际性仲裁对一种法律体系的影响。当事人自治指的是双方选择国际商事纠纷准据法和审理法院的权利。公共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三农”问题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而“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农信社)作为对当地县
电信行业是一个垄断性极强的行业,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先后尝试进行了电信业的重组与改革,在电信领域逐渐引入竞争。这种以竞争为主导的改革浪潮近年来
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我国商品分销渠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零售业态的创新与外资大量进入,导致零售业的提前与过度开放;批发业的畏缩与外资通过各种方式
随着知识存量的增加和技术机会递减,创新的难度是递增的,而KIBS(知识密集型服务)作为中间知识产品的提供者,有利于创新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KIBS被视为知识经济的第二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并列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KIBS得到国外学者们的重视,围绕KIBS创新、KIBS与制造业创新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然而目前国内关于KIBS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