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的竞争尤其是金融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这一全球性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有强大的金融竞争优势作为后盾。因此,作为现代金融主体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就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与焦点之一。
我国的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发展,其整体竞争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的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较,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效率上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有实力的外资银行将大举“入侵”,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不仅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全面提升竞争力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根据企业竞争力理论,银行竞争力可分为潜在竞争力和现实竞争力两个层次。潜在竞争力即影响竞争力的因素,现实竞争力即竞争力的外在表现。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决定了其竞争力表现在经营效率、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市场控制力等方面,同时受经营管理能力、内部资源要素发展状况及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而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研究的对象和指标,即对国有商业银行潜在竞争力、竞争环境、现实竞争力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将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进行分析比较,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客观的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状况进行评价,并通过SWOT分析,得出外资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造成的现实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为:国有商业银行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优势主要表现在本土优势、信用优势和网络优势;劣势主要表现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僵化和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
因此,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浪潮中,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努力拓展各项银行业务,大力创新;尽快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和运行机制;并且金融监管当局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从而全面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