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顺应模式下外交辞令的语用模糊研究——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xi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之一,广泛运用于日常言语交际中。模糊的语言有助于我们委婉地表达真实意图,以免冒犯他人,这就产生了语用模糊。一直以来,语用模糊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主要集中在小说、诗歌、戏剧和广告等领域,人们很少研究外交辞令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誉为“建设性模糊”和“温和的委婉说辞”的外交语言是一种正式、保守、谨慎的说服性语言。因此,外交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讲究语言的委婉含蓄,礼貌得体。而语言的模糊性最能体现这一独特之处。   外交语言的语用模糊现象的研究角度大多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和顺应论息息相关,很少研究是以关联顺应模式为理论框架。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中发言人有目的地使用一种交际策略“语言模糊”。   本文以关联顺应模式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转写文本为语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外交辞令语用模糊的特点。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模糊性和语用模糊性的相关研究,并予以评价,然后指出了文章的理论框架关联顺应模式,由于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关联论和顺应论的基础上,因而有必要对这两个理论一一赘述。接着在文章的主体分析部分即第四章,分析关联顺应模式下外交辞令的语用模糊特点,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外交辞令的语用模糊特点,然后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分析模糊语的可变性,进而指出模糊语选择的顺应过程,模糊语的语用功能、以及其生成和理解机制。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启示,使这一模式在外交辞令乃至其他领域得到更好地运用。   本文的语料来源于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上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的转写文本,自2011年10月1日到2012年11月30日,共有223场例行记者会,本文从中随机抽取80场,详细分析了17场,旨在揭示语用模糊的不同表达手法。   而从关联顺应模式角度分析外交辞令语用模糊研究的语料来源多是美国白宫和英国白金汉宫的新闻发布会的转写文本,很少从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转写文本中提取语料,因此本文在语料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新意。   因此,语用模糊现象十分普遍,尤其在外交新闻发布会中被当作一种有意的交际策略。广泛运用于外交语言中的语用模糊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富有很强的可变性和顺应性,语用模糊现象是个贯穿于语言生成与理解的关联顺应动态过程。外交语言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应给予高度重视。希望本论文可以有助于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外交语言的特点,为关联顺应模式拓宽一定的应用空间。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发展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都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重要课题。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
期刊
在中等职业教学背景下,自主招生的技师学院面临着学生年龄、知识水平、结构存在巨大差异的难题,这对传统英语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加强中职英语课程建设及学生个性化发展,教育部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要开展有差异化的教学,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均学有所得。因此,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开展差异化教学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向纵深
学位
文本存在着历史性。不同时代阅读和翻译同一作品会带有不同的历史痕迹。而随着时间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读者对原文有新的理解,于是重译有了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正是因为重译的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交换速度变得非常重要.作为电子化数据的交换工具--EDI技术是现今应用的重点.本文对EDI技术作了一个综述,介绍EDI技术的概念、组成和目前研究的核心技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通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11月中旬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  全会对我省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强调必须从开辟中国特色
本文从系统技术指标、控制工艺要求、软硬件设计、调试;运行等几方面介绍了恒压智能动态监控控制仿真系统的具体开发过程.
本文以CPU为89C51的单片微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单片机系统结构及设计要求、单片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及仿真软件实现过程中的开发语言和数据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