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系统协调发展,对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黔东南州为研究对象。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为基础,充分结合黔东南州的农业和经济发展特点,构建了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利用SPSS17.0软件平台对2000年-2009年黔东南州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2000-2009年间黔东南州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逐年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表现良好。(2)黔东南州的农业经济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业社会子系统与总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相同,都在持续增长,但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发展趋势却在不断下降,从2003年开始出现农业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的情况。这说明随着农业经济、生产与社会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今后的发展将可能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退化的制约。(3)对2008年黔东南州各市(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对于评价结果本文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归类分析,并且对分类结果借助ArcGIS平台进行了可视化表达。(4)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值进行分类分析排序:凯里市>天柱县>镇远县>锦屏县>剑河县>三穗县>黎平县>榕江县>施秉县>岑巩县>麻江县>丹寨县>雷山县>从江县>台江县>黄平县。(5)根据各综合指数的空间差异对黔东南各市(县)进行五个等级的分类分析并将结果进行了可视化表达.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第一级的为凯里市;处于第二级的为镇远县、天柱县和锦屏县;处于第三级的为三穗县、剑河县和黎平县;处于第四级的为施秉县、岑巩县、麻江县、丹寨县和榕江县;处于第五级的为黄平县、台江县、雷山县和从江县。  通过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和农业社会等4个方面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当地区域农业生态规划管理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为政府农业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当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