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语言象似性和语言任意性的争论可以追朔到古希腊时期。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创立了结构主义学说,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并将其视为统治整个语言系统最重要的、首要的原则。美国符号学的创立者、著名的哲学家皮尔斯区分了三种符号:象似符、标记符和象征符。三者因任意性程度的高低而彼此不同。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的自然关系叫做象似性。前人的研究显示,象似性广泛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
本文通过对意识流小说的名篇《尤利西斯》中的语言进行分析,试图指出象似性在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中得到了极大的运用,并且在文中体现出独特的文体效果。作者主要从语音、词法、句法和篇章四个方面对《尤利西斯》中的语言进行分析。并把《尤利西斯》与其他中外意识流名篇进行对比,找出其中运用象似性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试图证明上述结论的可靠性。研究证明,在语音方面,象似性主要体现在拟声、头韵等修辞手法的大量应用;词法方面,文中大量作者的自创词均得益于象似性的运用;句法方面,象似性的作用尤为突出,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三要素: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时空的蒙太奇手法都与象似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篇章方面,《尤利西斯》的篇章安排与《奥德赛》如出一辙,实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极大的体现出语言的象似性。通过把《尤利西斯》与其他意识流小说进行对比发现,意识流小说整体都表现出了比一般的小说更高的象似性。
该论文的完成对语言的象似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另外,通过对《尤利西斯》中的象似性运用所产生的文体效果的分析,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作者也希望本研究能加深对语言象似性的了解和认识,并丰富对意识流小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