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法治教育研究——以普法活动为视角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1983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被写入我国宪法,列入我国基本国策而被全民所知。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召开,法治的重要性再次凸显。法治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公民知法、懂法、守法是先决条件,必须对公民开展法治教育。在实践中,法治教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普法,通过普法使民众学法、知法,督促其认可法、遵守法。  普法活动自1986年开展以来一直持续至今,近三十年的普法活动虽曾一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成效远未达预期理想,这将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化进程。因此,以普法活动为视角深入分析和研讨法治教育相关问题,了解当前公民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以及对法律的态度,反思普法相关工作,对其中存在的偏差进行矫正,从而切实提升其实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本文分五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目前法治教育现状,设想以公民法治教育为主题,以普法活动为视角探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对公民法治教育进行基本界定,对相关概念加以辨析,从理论上深刻认识这一问题。第三部分,考察分析当前公民法律素养的基本情况,指出在我国开展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四部分,以普法活动在法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线,详细论述了普法活动的相关问题,对普法活动的发展历程加以梳理,论证了普法活动继续并将长期存在的必要性。第五部分,立足现实,全面、客观地分析影响普法活动实效性的内外因素,吸取教训,联系实际,从不同角度探索改进普法活动以增强法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旨在推动普法活动系统化、层次化,更好地为公民法治教育工作服务。
其他文献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矿,特别是钨矿作为战略物资,被民用、军工、航天等各个领域广范应用,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席位,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和保护,包括环境保护存在不少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新影响,引起了一些新变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
学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的最新的实践和理论创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
学位
减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效的乡村贫困治理基本方略能够促进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民生改善、提高乡村生活质量,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必
大学生正处于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最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得到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影响人们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反映不同社会生活领域并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