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PVE对栓塞侧与非栓塞侧肝叶种植性肝肿瘤和肝组织的影响。研究PVE对兔血清肝再生因子和肿瘤生长相关因子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新西兰白兔70只,1.6~2.4kg,雄性48只,雌性22只,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研究方法:
1.肝肿瘤种植:7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2组,双侧肿瘤种植组44只,单侧肿瘤种植组26只(以下简称双侧组和单侧组)。双侧组行肝左外叶和右中叶肿瘤种植,单侧组行肝左外叶肿瘤种植,每个肝叶1处种植灶。新西兰白兔麻醉成功后,正中线开腹,用棉签挑出肝左外叶或和右中叶,以16G脑血管造影针直视下穿刺肝脏,种植VX2肿瘤组织1块,大小约1×1×0.5mm<3>,冲洗肝脏表面。关腹,术后与PG4.万单位肌注。入笼饲养,无须特殊饮食控制。
2.肿瘤大小:种植肿瘤后12~14天,由2名超声专业医师用超声检查白兔肝脏,肿瘤最大径约5~10mm即可入组研究。双侧组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单侧组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3.栓塞剂和造影剂:栓塞剂由碘化油与无水乙醇按1:3混合,0.5ml/kg注射。声诺维Sonovtle造影剂0.2ml加生理盐水0.3ml使用。
4.PVE具体步骤:实验组麻醉成功后,超声引导下22GPTC针穿刺肝门静脉左外叶分支开口处,以0.5ml/kg缓慢注入栓塞剂。推注完毕后,彩色超声检查该门静脉分支血流,并推注声诺维声学造影剂。如发现栓塞不完全,以0.25ml/kg推注栓塞剂。
5.肝肿瘤及肝体积的测量:PVE术前、PVE后3天、PVE后5天用超声仪对兔肝肿瘤进行测量,测量长径和短径,以v=π/6×长径×短径<2>,估算肝肿瘤体积。PVE后5天处死实验动物,测量肝脏肿瘤体积,测量肝脏非栓塞肝叶和栓塞肝叶体积。
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采用常规的双抗夹心ELISA法,双侧组和单侧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各抽取5只实验白兔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每只白兔检测4份血清标本,包括种植肿瘤前,PVE当天,PVE后3天和PVE后5天,共20只白兔80份血清样本,检测血清HGF和bFGF水平变化。按试剂盒提供的步骤操作,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450nm读数。然后根据试剂盒提供的标准品划出标准曲线,求出样本的HGF和bFGF浓度。
(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用Kolmogorov-Smirnova检验作正态分布检验。用Levene检验作方差齐性检验。
各参数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多组多因素样本采用ANOVA作方差析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双侧组44只白兔,因肝肿瘤进展死亡和肺栓塞死亡原因共放弃16只,实验组14只,对照组14只。单侧组26,只白兔,因肝肿瘤进展死亡和肺栓塞死亡原因共放弃6只,实验组11只,对照组9只。
(1)双侧肿瘤种植组
PVE术前实验组栓塞侧肝叶肿瘤与对照组对应肝叶肿瘤体积比较,二组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7181)。实验组非栓塞侧肝叶肝肿瘤与对照组对应肝叶肝肿瘤体积比较,二组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3204)。
PVE后3天实验组栓塞侧肝叶肿瘤与对照组对应肝叶肿瘤体积比较,二组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2686)。实验组非栓塞侧肝叶肿瘤体积为301.86±42.83mm<3>,对照组对应肝叶肿瘤体积为195.05±24.60 mm<3>,实验组非栓塞侧肝叶肿瘤较对照组对应肝叶肿瘤体积大,二组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456)。
PVE后5天,实验组栓塞侧肝叶肿瘤与对照组对应肝叶肿瘤体积比较,二组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1136)。实验组非栓塞侧肝叶肿瘤较对照组对应肝叶肿瘤体积大,分别为423.62±50.82 mm<3>和261.84±38.08mm<3>,二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94)。
(2)单侧肿瘤种植组中,PVE术前、PVE后3天和5天,实验组栓塞侧肝叶肿瘤与对照组对应肝叶肿瘤体积比较,二组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3)实验组(包括单侧组和双侧组)与对照组(包括单侧组和双侧组)非栓塞叶体积比较,实验组非栓塞侧肝叶体积较对照组对应肝叶体积大,实验组为54.19±1.46 cm<3>,对照组为48.91±1.94 cm<3>,二组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358)。实验组(单侧组和双侧组)与对照组(单侧组和双侧组)肝脏总体积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762)。
(4)PVE后血清HGF浓度的变化(单位:pg/ml)
①双侧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肿瘤种植前和PVE前的相同时间血清HGF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单侧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也有相同结果(p>0.05)。
②双侧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PVE后3天和PVE后5天的相同时间血清HGF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单侧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也有相同结果(p<0.05)。
③肿瘤种植前和PVE前的血清HGF浓度比较,在双侧组的实验组(p=0.028)和对照组中(p=0.0000),差异有显著性。在单侧组的实验组(p=0.028)和对照组(p=0.001)中差异也有显著性。
④双侧组的实验组中,PVE后3天的血清HGF浓度与PVE前的血清HGF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PVE后5天的HGF浓度与PVE后3天的HGF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772)。在单侧组的实验组中也有相同结果(p值分别为0.002、0.879)。
⑤双侧组的对照组中,PVE后3天的血清HGF浓度与PVE前的血清HGF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649);PVE后5天的HGF浓度与PVE后3天的HGF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88)。在单侧组的对照组中也有相同结果(p值分别为0.212、0.651)。
(5) PVE后血清bFGF浓度的变化(pg/ml)
①双侧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相同时间的血清bFGF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单侧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也bFGF浓度也无显著差异(p>0.05)。
②双侧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单侧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肿瘤种植前、PVE前和PVE后3天血清bFGF浓度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双侧组的实验组PVE后5天血清bFGF浓度高于前3个时间组,差异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7)。在双侧组的对照组、单侧组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差异性(p值分别为:双侧组的对照组p=0.025;单侧组的实验组p=0.034;单侧组的对照组p=0.026)。
【结论】:
(1)PVE:对非栓塞侧肝叶的肿瘤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2)PVE对栓塞侧肝叶的肿瘤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3)PVE能促进非栓塞侧肝叶体积增大,但不增加全肝总体积。
(4)PVE后,血清HGF浓度明显升高,是促进肝再生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