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微创负压抽吸术这三种方法分别治疗腋臭,从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等多方面综合比较和评估,旨在给腋臭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时提供指导,提高腋臭治疗的满意度。方法:自2015年4月-2016年6月间的92例腋臭患者,分别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微创负压抽吸术这三种腋臭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随访6至9个月。收集患者资料(年龄、性别、腋臭程度等)、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如瘀青、血肿、皮肤坏死、切口裂开、局部感染、局部麻木和瘢痕挛缩等)、术后复发率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组(A组)、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组(B组)、微创负压抽吸术组(C组)三组间年龄、性别及腋臭严重程度均采用x2检验,分别为x2=24.12,P=0.84,x2=0.12,P=0.94,x2=0.16,P=0.997,P值均大于0.05,说明年龄、性别及腋臭严重程度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三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轻度腋臭三种方法的有效率均为100%,无差异。三种治疗方式对中度腋臭的疗效分别为87.5%、92.3%、87.5%,进行x2检验,x2=1.59,P=0.45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治疗方式对重度腋臭的疗效分别为57.1%、84.6%、62.5%,进行x2检验,x2=19.54,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再分别每两组对重度腋臭疗效进行x2检验,A组与B组(x2=18.31,P<0.01)及B组与C组(x2=12.55,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A组与C组(x2=0.61,P=0.43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2%、25%、10.9%,行x2检验,x2=23.88,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再分别每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x2检验,A组与B组(x2=22.12,P<0.01)及B组与C组(x2=6.75,P=0.009,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组与C组(x2=6.18,P=0.013,P<0.05)有统计学差异。三组半年内复发率分别为78.9%、0.0%、10.5%,行x2检验(x2=175.50,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再分别每两组复发率进行x2检验,A组与B组(x2=130.31,P<0.01),B组与C组(x2=11.08,P=0.001,P<0.01)及A组与C组(x2=94.64,P<0.01)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1.疗效方面,对于轻度和中度的腋臭,三种方法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对于重度腋臭,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优于其它两种治疗方式。2.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最高,微创负压抽吸术次之,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最低。3.术后半年内复发率方面,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最低,微创负压抽吸术次之,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