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中国教育正处于深刻的改革与发展当中,各种课程开发思想相互碰撞,相互融合,高等教育正积极探索着适应新时期的课程开发模式。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就是在这种情势下开发并开始实施的,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开发理念。本研究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提出的:“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施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教育部文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关于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的精神为依据。以及借鉴国内外校本课程相关理论和经验,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上述文件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基础教育领域,它在各级学校具有广泛的拓展前景,并为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政策保障,高校体育教育必须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发与实践,并加以总结以便为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校本课程相关理论进行的研究,将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高校的培养目标,以高校教师为主体,以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多种需求和发展高校的办学特色的需要为基础,在对本校体育课程资源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学校自主、自愿进行体育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动态、连续的活动。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在于:推进普通高校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传承体育文化,积淀办学特色。并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为主线,通过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组织机构的建立、学校环境的分析、课程开发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实施、课程开发的评价、课程开发的管理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几个方面的现状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黑龙江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和在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已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高校所积累的经验,分析黑龙江高校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可能性及其可行性。研究发现,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程管理的权力过于高度集中和统一,无法兼顾各地区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多种需求长期被忽视、教师的课程开发权力长期被限制、学校的体育办学特色长期得不到创建和发展,导致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被限制和束缚,以及教育资源被浪费等现象。尤其是黑龙江高校体育校本课程较之其他先进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时间较短,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更缺乏针对性、区域性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必要对其开发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存在的不足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便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吸取经验和教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并就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以下针对性的对策:1.以国家教育目的为原则,确立可以体现本校特色的课程目标。2.科学、辨证地分析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依据。3.增加保健、康复课和具有本校地方特点的体育校本课程比例。4.加强教学计划制定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5.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6.认真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7.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8.加强体育教师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培训。9.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开发具有北方特色的校本课程。10.制定与体育校本课程相对应的课堂管理规范。11.编制选课说明,提倡体验式选课。12.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综合管理13.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主体多元化14.拓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