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汉语热”的升温,汉语学习者人数越来越多,而作为汉语书写符号系统的汉字却被大多数留学生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学生认为是汉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在他们看来,汉字的数量繁多,笔画复杂,结构多样,表意丰富,难以掌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字教学开始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从汉字教学理论研究、汉字本体研究、文化教学研究、汉字习得研究等不同的角度对对外汉字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但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整体状况看,研究者多是围绕汉字本体与汉字教学实践等方面展开,而小学识字教学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成果不多,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对外汉字教学和我国小学识字教学都是以现代规范汉字为学习对象,以教育学、心理学、文字学理论为指导,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些共同的特点说明国内小学识字理论和方法对对外汉字教学是有可借鉴之处的,汉语教师可以利用国内小学识字教学的合理因素和成功做法,来完善目前对外汉字教学。本文在对国内小学传统识字法和当前识字教学先进理念及教学方法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听课、个别访谈、测试等方式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都比较先进的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常用识字方法的调查,尝试将那些高效的小学识字法运用到对外汉字教学中来。经过对HSK中一级到四级的1200字词(1075个汉字)的分类统计,将其中应该最先教授的构字和构词能力较强的独体字以及出现频率较高的汉字都进行了整理,从意义、偏旁、读音、字形等角度做了较为全面系统地归类,将1075个汉字中的表意文字进行了统计,并将韵语识字、表演识字、生活识字所常用的字词也进行了归纳,同时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了一课时的汉字教学设计,以期对对外汉字教学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思路。本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国内小学识字教学方法和理论的启发下对零起点留学生进行对外汉字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强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拓展和深化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领域。同时,还对对外汉字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教学方案,可操作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