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为临床护士制定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取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共315例。在术前向患者发放并指导其填写状态焦虑问卷(S-AI)、特质焦虑问卷(T-AI)、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行设计的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测量患者术前心率及血压,将结果记录在患者术前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登记表中,评估患者的术前焦虑情况,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患者术前焦虑的因素。在术后使用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15min疼痛程度,测量患者术后15min心率及血压,记录患者术后即刻至出院前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术后恢复到术前舒适水平、止痛药需求的发生率及术后卧床休息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所患疾病类型、手术时间和手术类型等情况,将结果记录在患者术前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登记表中,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以及术前焦虑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水平。结果:(1)共收到315份问卷,排除一份不合格问卷,共有314例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参与本研究,患者术前状态焦虑问卷平均得分为40.85±10.47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提示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存在术前焦虑;(2)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与家人的关系、有无宫腔镜手术史、手术前晚的睡眠质量、屈服应对方式和特质焦虑得分对术前焦虑有影响(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前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手术前晚的睡眠质量和屈服应对方式得分,且术前焦虑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手术前晚的睡眠质量、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回归模型能够解释术前焦虑变异程度的19.60%;(3)宫腔镜手术患者主要进行的手术是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69.70%),术后恢复到术前舒适水平的患者占15.00%,有止痛药需求的患者所占比例为3.20%,术后发生恶心的患者所占比例为32.20%,术后发生呕吐的患者所占比例为9.20%,术后发生头晕的患者所占比例为66.20%,术后发生头痛的患者所占比例为1.30%;患者的手术时间中位数为16.00min;术后15min心率均值为73.50次/分钟;术后15min收缩压均值为124.08 mmHg;术后15min舒张压均值为72.38 mmHg;术后15min疼痛评分最低为0.00分,最高为9.30分,疼痛评分中位数为2.00分;术后卧床休息时间中位数为23.00min;(4)术前焦虑对术后恢复指标中的术后15min心率、术后15min疼痛评分有影响(P<0.05),对其它术后恢复指标没有影响(P>0.05);术前焦虑与术后15min心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3(P<0.05);术前焦虑与术后15min疼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2(P<0.01);(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后15min疼痛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术后15min收缩压、术前焦虑、术后15min心率和手术时间;术前焦虑是术后15min疼痛评分在术前的主要预测因子,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存在相关性。结论: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焦虑状况,特质焦虑得分、文化程度、手术前晚的睡眠质量和屈服应对方式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前焦虑状况;患者术前焦虑水平越高,其术后心率越快、疼痛评分越高,术后恢复质量越差,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