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是影响对外贸易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企业的成本高低、营收多少,都直接与企业经营中所涉及的外币汇率相关联。近十五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挂钩指标及浮动范围等经过多轮调整,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较过往大幅提高,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关联程度显著提升。但在近几年中,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全球主要经济体和主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低迷,以及全球地缘政治、双边及多边贸易摩擦等事件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已经彻底脱离了自2005年汇改后延续近十年的单边缓慢升值走势,其升贬值方向、幅度及速度都变得难以准确预期,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形成双边大幅波动的新常态。本文首先分析了自“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情况,发现了该走势的不确定性特征,通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形成因素和影响框架的研究以及对人民币汇率预期非理性特征的总结,结合市场中主流金融机构对人民币汇率走势预判的准确程度,从多方印证了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复杂与不确定性。其次,通过分析当前全国及四川省内进出口企业的汇率产品交易数据及风险现状,总结出目前涉及外币收付结算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来源,包括多种国内及国际市场因素,结合对中国经济新周期、新常态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当前影响汇率走势及预期的重点事件分析,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在当前多种内外部因素影响下将维持双边大幅波动新常态并将持续对外贸企业造成巨大汇率风险的结论。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在对人民币汇率预期不确定性、企业汇率风险敞口等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省内多个地市及行业的进出口龙头企业进行调查,搜集了企业近年的汇兑损益情况、市场风险偏好、汇率保值措施、对各类汇率衍生品的了解及接受情况等,对川内企业的汇率避险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企业对汇率衍生品及市场认知较差、交易行为原始且落后、后评价机制不完善等结论。同时,基于调查情况及结论,对企业日常汇率风险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提出了汇率新常态下企业汇率保值体系建设的具体步骤、措施及参考架构,对企业日常保值操作中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针对具有不同收付汇模式、财务核算制度和风险偏好的企业提出了差异化的汇率保值工具选择系统架构,同时对企业如何充分享受市场及政策红利提出建议。最后,本文针对四川地区重点制造型企业CH公司的汇率保值架构、策略及交易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相关进出口企业提供了真实可参考的成功汇率保值增值案例。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双边大幅波动将从新常态变为正常态,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敞口也将贯穿企业经营的始终,因此如何适应市场变化,建立适宜的汇率保值架构,选取最优的汇率保值增值工具并随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将成为企业长期的工作重心,也将为人民币汇率衍生品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