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进程的加快,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与经济发展能力的不协调变得日益突出。人员密集公共建筑作为城市中集人流、物流、经济、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设施,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灾难性后果,不仅带来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重庆,作为新兴的直辖市,在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下,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然而,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安全隐患却已逐步张显。基于当前我国甚至国内外并无全面且系统化地对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灾害,尤其是社会灾害进行研究的现状,本论文作为总课题“重庆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安全研究”的基础分课题,其研究目的是结合国内外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灾害的状况,分析得出当前及未来重庆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灾害的种类并就主要灾害进行重点分析,不仅为后续分课题——重庆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重要性分级评价及其安全设计策略探析提供依据,而且也为推动建筑灾害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促进重庆城市规划的合理制定、公共设施的安全设计、使用和管理、城市安全设施的完善、城市应急机制的建立和加强人的安全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以利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针对研究目的,本论文以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灾害学理论为主导,结合建筑技术、群体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利用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根据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灾害的概念及其特征,通过城市灾害和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灾害的关系,归纳出国内外既有的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灾害种类;然后采取一般到个别的技术路线,根据重庆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地域环境和建筑发展趋势并结合城市灾害和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灾害的现状,分析得出重庆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面临的灾害及特征,并指出了地震、地质灾害、水灾、火灾、爆炸袭击、传染病突发事件、化学中毒事故、生化袭击是其8种主要灾害;最后从灾害学与建筑安全技术相交叉的领域出发,就当前灾害学界重视自然灾害,忽视社会灾害的现状,重点对重庆市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面临的火灾、爆炸袭击、传染病突发事件、化学中毒事故、生化袭击等5种主要的社会灾害的发生机制、特点、建筑与灾害的相关因素及其危险性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