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等各国央行先后将资产负债表政策作为货币政策重要工具,但是目前对于资产负债表政策的研究大都停留于传统的传导渠道上,本文基于非传统传导渠道,即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政策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文基于资产组合平衡理论,以2008-2016年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SVAR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美国货币供应量对中国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中国物价水平、中美汇率等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实证结果表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增长率波动带来的对中债国债10年期到期收益率的增长率和上证指数增长率的影响较大,且对中国房价指数的增长率和CPI增长率的影响程度不高,对汇率变化的影响最弱。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变化在较大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的变化;并且与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相比,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增速的变化对中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上证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增速变化的解释力度更大。 最后,本文就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我国应加强国际政策协调,提高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谨慎开放资本账户和谨慎促进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