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纳米银(AgNPs)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抗菌剂,由于细胞毒性、难降解性等受到限制。为了提高载体的抗菌活性,降低毒副作用,增加应用范围,利用AgNPs作为药物载体,将多功能抗菌肽(MFP)通过物理作用修饰到AgNPs上,进而构建一个高效的抗菌药物体系,达到协同治疗和靶向作用。研究方法:对具有较高抗菌活性的阳离子两亲性肽Tachyplesin-1进行修饰,在此基础上连接MMP-2/9酶敏感肽链(PVGLIG),PEG和N-乙酰脯氨酸-甘氨酸-脯氨酸(N-Ac-PGP)使其构成一个酶敏感的靶向多功能抗菌肽(MFP)。通过物理作用(静电相互作用)与AgNPs进行组装,制备出对耐药细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载药体系。利用紫外分度光度计、电位分析、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对合成后的AgNPs载药体系进行结构表征,利用透射电镜对其进行形态学表征。MFP修饰的AgNPs(MFP@AgNPs)在体外的MIC值通过肉汤稀释法进行测定,MBC值通过检测对细菌的抑制率进行考察;采用杀菌动力学测定MFP@AgNPs载体材料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杀菌情况;MFP@AgNPs的抗菌机制利用SEM检测MDR-AB菌体形态变化,并利用PI的荧光强度变化进行考察;利用CCK8法检测MFP@AgNPs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毒性,并通过溶血率考察对红细胞的影响;MFP@AgNPs对MDR-AB的耐药倾向通过检测20代的MIC值变化进行考察;MFP@AgNPs在体内的抗菌效果利用MDR-AB感染的肺炎模型进行考察。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MFP@AgNPs。MIC和MBC值表明,MFP@AgNPs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甚至对于MDR-AB也具有良好活性,而游离的AgNPs对MDR-AB具有耐药性;杀菌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MFP@AgNPs在6μg/mL的浓度下能快速杀死MDR-AB,而AgNPs的浓度为192μg/mL时才能在杀菌动力学中起效;SEM结果显示MFP@AgNPs能够完全破坏菌体的形态,较为完全的杀死菌体,检测加药后PI的荧光强度,其杀菌机制为破坏细菌生物膜,使内部DNA和蛋白质溢出;通过诱导耐药实验表明MFP@AgNPs不容易产生耐药性;通过生物膜裂解实验得出MFP@AgNPs在杀菌过程中呈浓度依赖性;本文所构建的MFP@AgNPs无细胞毒性,且对红细胞无影响;利用小鼠免疫抑制肺炎模型观察MFP@AgNPs在体内的活性,观察肺部湿干重比值、组织中细菌分布数量、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量、病理切片等结果得出其在体内具有较好抗菌活性;通过检测体内组织的分布,结果表明MFP可以使AgNPs靶向肺部炎症,但肝脏、肾脏和脾脏的分布也较多,可能由于存在聚集性,难于降解。研究结论:本研究所设计的MFP@AgNPs结合物成功构建,MFP@AgNPs显著提高了AgNPs在体外和体内的抗菌活性,具有低毒性,炎症靶向性,酶敏感性性,该载药系统为耐药细菌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