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人类史上所有的社会形态,均以制度的不同而显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在社会主义制度之前,人类史上所有的社会制度,均拥有一段推动社会进步的辉煌历史,并在此后迎来必然的衰落与变迁,进而步入更为高级的发展阶段。对于这些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的视野展开了对人类社会制度发展的分析与研究,对社会制度的含义、构成、作用以及产生、发展、变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在研读大量史料、吸收并扬弃了欧洲先贤与同时代其他学者的思想之后,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具有独创性的制度思想。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但对于这一思想的内涵探究以及制度变迁思想等方面尚存不同意见。本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制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理论创立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两位伟人的著作和当代学者们的理论成果,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制度思想进行了深入地整理与发掘,力图把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的全貌展现出来。与此同时,也结合了对这一思想的新认识,适时适度地表达了对制度问题的新思考。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明了论文的选题缘起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主要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发展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制度正在欧洲获得广泛的确立与发展,尽管大幅度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但由于其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使该制度的致命缺陷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思想基础上,实现了对这些思想家的理论与思想的超越,并通过协力探索最终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制度思想。第三章,马克思恩格斯对制度的界定及研究制度的方法。主要阐释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制度的基本界定。通过对制度一词进行词源学的考察以及西方学者对制度的认识,归纳出制度的通常定义,即特定社会的规则和规范系统。相比之下,马克思与恩格斯实际上是将制度看作为一个具有两个层次的系统:处于第一个层次的是居基础地位的经济制度,它的性质决定整个社会制度系统的性质;处于第二个层次的则是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与意识形态,它们的存在将维护经济制度性质的稳定。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制度的定义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制度的本质与特性,探析了制度的结构与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制度的研究,采用的是一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引入生产实践与交往实践的概念、厘清个人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即制度整体主义研究方法。第四章,马克思恩格斯的制度变迁思想。首先阐述人在制度变迁中所起到的主体性作用;之后从两个角度揭示制度变迁的动力:一个是作为根本推进力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另一个是作为直接推动力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变更需求。除此之外,推动社会制度变迁的还有诸多非经济因素的作用。有关制度变迁的路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革命与改革两种基本路径:前者是指改变旧制度创立新制度;后者是指对现有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强调,在选择了一定路径的前提下,制度变迁主体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具体策略,以保证这一路径下制度变迁进程的顺利展开。总之,无论是路径还是策略,变迁主体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出符合历史规律的选择。第五章,马克思恩格斯的制度伦理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出发点,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文本,本章将从“制度与人的实践”、“制度与人的道德”、“制度与人的自由”三个层面分别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制度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在这一部分中,重点要将“制度是人的制度”、“道德是制度的道德”、“人创造制度的目标是追求自由与解放”的观点通过对上述三个层面的论述表现出来。第六章,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的历史价值与面临的挑战。通过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在历史上的价值与面临的挑战以及在应对挑战中获得的新发展,得出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改革”等具体的制度实践当中所起到的方法论指导作用,表明社会主义中国在当代贯彻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本章的重点在于强调,尽管面临诸多的挑战,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制度思想通过在俄国、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建设实践发挥重大的指导性作用,捍卫了自身的真理性。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与改革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在伟大践行者的手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印证了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一是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制度的理解同古代的文献与西方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比较,以此为基础,对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中制度的定义进行了重新的归纳与总结,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制度的本质、特征、结构、作用的理解进行了重新认识与阐述。二是在全面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制度变迁主体与制度变迁动力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两位伟人对于制度变迁路径的基本观点,并对在既定的路径下选择何种具体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三是梳理与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中制度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并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为依据,从制度与人的实践、制度与人的道德、制度与人的自由三个角度对该思想的内容进行了富有层次的阐述。四是深入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的历史价值与重要影响,同时对这一思想所受到的理论挑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应对理论挑战而使马克思恩格斯制度思想不断获得创新发展进行了探究。
其他文献
针对大学生词汇量贫乏的情况,传统的英语阅读词汇教学往往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词汇知识的告知而非对其词汇能力的培养。本文在分析英语阅读词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词汇
本文对采用ICP-AES法测定油区工业水中可溶性铅含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在各分量中,由标准溶液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较大。测得铅的合成标准不
"营改增"改革是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不统一及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完善税收制度,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次重大税制变革,也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但"营改增"试点
针对HRB500级高强钢筋在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及框筒结构中作为受力钢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应用PKPM和STAT软件分别对若干工程实例进行建模分析,采用HRB500级高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飞速发展。为提高空间利用率,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的主流建筑,电梯的使用需求也得以增长。虽然电梯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目的探讨微种植支抗结合片段弓远移上下牙列矫治技术在矫治轻中度牙列拥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口腔正畸患者中34例行拔牙治疗为对照组,另34例采用微种植支抗结合片段弓远
湖南作为“有色金属之乡”及“鱼米之乡”,稻田土壤砷(As)污染普遍。水稻能够累积10倍以上的As浓度,As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产生不可逆的危害,因此如何降低稻米As累积成了研
美国在老年护理教育方面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具有明确的老年护理能力要求、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策略等。我国迫切需要创建适合国情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并逐步完善老年
分子量是低分子肝素的重要质量控制指标,本文对4种常用的LMWH分子量测定方法进行综述,包括高效排阻色谱法,光散射法、质谱,核磁共振。4种方法特点各异,可以根据实验室条件和